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体操曾作为提高中华民族身体素质的一项运动,也是我国最早走进校园的体育运动项目而倍受重视。然而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完善、社会的深入发展,学校体育中的体操教育出现了弱化的趋势。2014年教育部体卫艺司与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为主导、沈阳体育学院为牵头单位,成立"学校体操联盟"。2018年4月教育部体卫艺司王登峰司长在会议中明确表示:要确立各级各项学校体操运动技能等级标准。采用文献资料法等,以结构功能主义建立检测、制定、监督指导、评估四大体系,透过鲁曼"新系统论"中功能、系统、环境、区分化、现代性、自我参照六大基础形成制定构架,为我国学校体操运动技能等级标准体系构建和制定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研究方法:主要采取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研究结果:3.1社会系统理论视域下的学校体操3.1.1当代社会分化下体操的自我分化伴随我国社会不断发展和演变,体育事业的发展以其功能性经历着不断分化的过程,分化出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的压力迫使体操也开始其自我分化的历程。3.1.2学校体操的相对独立性学校体操无论是在文化、教育、娱乐等方面占据重要的地位,同时也作为一个成熟且有高度自律性的独立系统是任何体育项目所不能替代的。3.1.3《等级标准》与学校体操的相互关系体操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分割出学校体操、竞技体操等多种分类,但是《等级标准》是以学校为依托,以学生为主要对象,以体操学习、训练、赛等方式进行培养,从而掌握体操运动技能,并通过"等级达标"的方式促进技能熟练掌握以及项目发展。3.2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学校体操运动技能等级标准体系构建3.2.1"行为系统"下学校体操运动技能等级标准体系构建——检测体系根据各省上报至教育局的数据进行分层抽样检测,了解当前我国学生体质现状。通过检测体系的具体工作,可以为制定体系、监督体系和评估体系提供强有力的依据。3.2.2"社会系统"下学校体操运动技能等级标准体系构建——制定体系根据学校体育改革的目标要求对学校体操内容体系进行调整和构建,以检测工作分析出的报告为参照进行制定工作,邀请体操专家进行项目内容划分把握以及体操运动技能等级内容筛选。3.2.3"文化系统"下学校体操运动技能等级标准体系构建——监督指导体系特设督导小组,定期到各省各地区中小学进行走访。对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指导,监督等级标准开展情况与实际教学情况。定期召开学校体操联盟会议,由各级各类学校反馈标准试行中的各类问题。3.2.4"人格系统"下学校体操运动技能等级标准体系构建——评估体系进行新一轮体质监测,以平均结果和随机抽样的方式检测针对部分学校进行两轮对比。根据检测结果进行有效评估,综合分析显著性问题以达到完善整个体系的作用。3.3"鲁曼社会系统理论"视域下学校体操运动技能等级标准的制定3.3.1制定体系中"功能"的导向——目的与作用等级标准制定的主要目的就是有效改善学生体质、促进运动技能掌握、加强后备人才培养、完善学校体操课程、丰富课程内容。3.3.2制定体系中"系统"的导向——等级与课标等级与课标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则是解决问题、有效达成根本目标的途径,在自身作用充分发挥的前提下,对课程与教学起到辅助与刺激的作用,从而更好地实现目标、发挥其作用。3.3.3制定体系中"环境"的导向——现状要在学生的体质现状、学校的体操课程现状、人才培养现状和运动项目发展现状、学校师资和设施现状等几方面综合考虑,整合资源,才能制定相应等级和设立相应标准作用于学校体操这个系统之中。3.3.4制定体系中"区分化"的导向——特点与衔接学校体操运动技能等级标准的确立在等级难度设置要有一定的层次性,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又有一定的难度能够激发和维持学生的运动参与热情和考级的动力。不仅能够有效衔接各学段,还要与现行的《体操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和中高级竞技运动水平衔接贯通。3.3.5制定体系中"现代性"的导向——先导性透过学校体操运动技能等级标准的建立,能够起到减少其复杂性的作用,在教学和实践中来培养学生的体操意识,以点带面从而促进整个系统的发展起到引领作用。3.3.6制定体系中"自我参照"的导向——修订通过教育部硬性规定推进标准的实行,并根据各校的评估和体测数据来反映真实的效果,来帮助标准的完善和修订。研究结论:学校体操的大力发展也大幅度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水平。然而束缚中国体操运动发展的关键原因在于我国体操人口少和整体基础较低。因此学校体操运动技能等级标准的确立既是解决学校体育学生身心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也是体操走出发展困境的有效方法。教育部门相关直属单位的重视、支持和大力推行以及教师的有效配合、反馈,则是学校体操运动技能等级标准得以有效开展的客观现实条件。只有加大推行力度,通过多元化、多层次的通级方式激励和吸引学生学习并掌握体操运动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