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原特色针法-矩阵针灸

来源 :甘肃省针灸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java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矩阵针灸是甘肃省近代己故针灸名家金安德主任医师历经十余年的针灸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而首创的一种新的针灸辩证取穴法则,是陇原特色针法之一.
其他文献
总结和分析近17年来关于针灸治疗弱视的临床研究,并对其选穴用经的特点和规律进行分析.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Pubmed等主要的中英文数据库,采用频数统计的方法对筛选出的符合要求的52篇文献中的腧穴按照归经、主穴、配穴进行频数统计分析,总结选穴规律及特点.结果表明针灸治疗弱视涉及10条经脉(以膀胱经、胃经和胆经为主)、35个经穴、10个常用奇穴、37个耳穴.且具有用经以阳经为主,选穴以眼周为
目的:观察针刺委中穴对运动性腰腿痛的影响,以验证“腰背委中求”的经典针灸理论.方法:采用针灸疗法及刺血疗法观察受试者针刺委中穴前后腰腿部疼痛的变化,分析针刺委中穴对腰腿部疼痛改变的效应差异.结果:针刺委中穴后,腰腿部疼痛明显减轻.结论:针刺委中穴对运动性腰腿痛的特异性作用可体现在针刺委中穴后腰腿痛明显减轻,这种效应有可能由于膀胱经循经低流阻通道阻力下降,疏通经络,产生“通则不痛”的治疗效果.
不明原因发热是一组重要疾病,由于病因庞杂,常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实发现。本病属祖国医学“内伤发热”范畴,气郁日久化火生热,属气郁发热,因患者情绪波动大,情志抑郁,肝气不能条达或恼努过度,肝火内盛,导致气郁发热,正如元、朱丹谈《丹谈心法·火》所概括的“凡气有余便是火”。因大椎,百会为消诸阳之会,总督一身之阳;十二井,十宣皆在四末,为阴阳领交接之处,三穴点刺放血,并配背部风门,肺俞、陶道点刺放血
概述不同针法的临床运用,是在临床实践中感悟,并于2004年开始在临床中推广应用,对不同的病人,不同的疾病进行规范的临床观察,制定了相应的诊疗常规,经过十余年的实践,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大大提高了临床疗效.
头针又称“头皮针”、“颅针”、“头穴透刺疗法”,是在祖国医学的经络学说与现代医学大大脑皮层功能定位理论指导下,在头皮部进行针刺以治疗疾病的一种针刺方法,其治疗中风偏瘫疗效卓著,明显优于其他疗法.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不易根治的慢性顽固性疾病.其基本病机变化为“伏痰”遇感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壅塞气道,而致痰鸣如吼,气息喘促等.其初病在肺;病程日久,反复发作,则病及脾肾,但仍关于肺.基于哮喘的发病机理,邵经明教授集五十余年临床经验,提出以针刺肺俞(双)、大椎、风门(双)为主治疗哮喘,并冠之以“五针法”.
本文主要介绍了火针源流、火针针具、火针的作用、火针的操作技术,阐述了火针的临床应用和火针疗法的禁忌症。
针刀松解青柱两侧软组织,可通过刺激华佗夹脊穴和背腧穴来调节五脏六腑的功能,激发机体的抗病能力,现代医学认为:治疗脊柱及椎旁软组织可通过窦椎神经和交通支的信息传递来调节有关内脏的自主神经以改善内脏的功能,针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是局部治疗和整体调理的有机结合,所以对控制疾病的进展有较好的疗效。
以郑魁山教授为学术代表,以传统针刺手法的应用与创新为核心,以调气补泻为标志的针刺手法学术流派;2012年底,被遴选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的11家针灸流派传承工作室之一.
中医微创技术是根据中医理论,采用特殊针具,对病变部位进行剌、切、割、剥、铲等治疗.针刺、针刀、铍针、刃针、钩针、拨针、水针刀、长圆针、松解针、埋线针、埋线针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