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电影一直是个“问题性”的议题,随着时代的变迁,政治、经济地位不断更替发展中,民族电影的文化表达也随之变换。而置身于国际电影节的文化研究之中,民族电影除了携带本有的民族基因—共通的美学认识、情感表达、政治意识外,还因有艺术电影、作者电影的偏扰,使其文化身份的表达性变得模糊、暖昧。最后,民族电影完成了自身文化表达的同时,国际电影节这一特殊节事活动的设置,使得扮演不同角色的观看者(受众)有了新的观影感受。在作品与受众之间,电影节是一种不断变化的催化剂。而中国台湾电影为什么值得讨论,正是因为其身份的特殊,将民族电影在电影节中的文化身份表达讨论变得突出、强烈。电影节是一个仍在持续变化的“器皿”之内,问题在不断催生,答案在不断变化,在讨论民族电影与电影节之间的关系时,难以有极强的通例,但个例的形成,引发的探索与讨论,恰恰能给予多种不同的视角去探索电影文化的发展与进化,这是一个时代性的命题,对电影史学有着极大地推进,也对引入多角度的研究方法有着重大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