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来源 :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X198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党和国家明确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手段之一。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一项重要保障措施,能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我国《循环经济促 进法》更加明确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本文从循环经济促进法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概念、特征、 责任主体等部分进行阐述,侧重结合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对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规定,对生产者 责任延伸制度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期促进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完善和更好的实施,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其他文献
尽管目前中国政府在职能转变、机构改革、行政效率等政府执政绩效和行政能力方面还存 在诸多困境,然而这并不导致当下政府信任危机的唯一原因。政府信任源自民众对政府认知与预 先期待之间落差形成的相对剥夺感和失落感。通过对2008-2011 年近四年网络舆情热点事件的分 析发现,当下的政府信任危机是中国转型过程中社会总体性信任危机的一部分,而且由于刻板印 象和“塔西佗陷阱”的影响,政府信任危机在一定程度上被
技术与制度的关系问题历来都是学者们争论不休的问题之一。长期以来,学界形成了三种 截然不同的论调:一种强调技术变迁对制度变迁的决定作用,被称之为技术决定论;另一种强调制 度变迁对技术变迁的决定性作用,被称之为制度决定论。除了这两种主要论调之外,也有部分学者 提出了一些调和的或者与众不同的其他论调,统一称之为第三种论调,就是强调技术和制度互不 共同决定制度的变迁,本文试图从“信息技术”本身出发,利用奥
目前我国城市公交服务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出现了大规模的国有化回潮现象,引起了学术界 对公交服务市场化改革及未来发展的审慎思考。针对该问题,运用比较方法研究我国公交行业现 行运行模式,剖析市场化改革失败的缘由,挖掘出深层次的起因是政府的管理体制和服务提供机 制方面市场化程度不够,以及政府监管不力。提出建立国有民营模式来进行改革,进一步深化政 府与市场的合作内容与形式,并通过分析其治理主体、治理机制和公有
在近代中国的民族及民族主义研究中任何一个研究者都无法回避的核心问题便是,“中华 民族”是如何形成的?西方学界在阐释民族形成问题的研究中,逐渐形成了相互对立的原生主义 与现代主义两大基本的理论范式,然而每一种范式都遭受着不同的批评,两种理论之间也是纷争 不断。文章在对两种理论本身及各自面对的挑战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不同范式在解释“中 华民族”形成问题上的可取之处及问题所在,指出了运用一种以现代
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环境风险与之相随也呈现出高发的态势。对于突发环境 事件,事前预防比事后处置的成本要小得多,因此,应从规划预防、突发环境事件日常物资储备、突发 环境事件处置队伍组建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处置机制,以有效预防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加强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建设。
我国是灾害长发国家,灾害的发生给我国国民经济和生活质量均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 把防灾减灾纳入法制化轨道,怎样发挥立法规制的有效性与功用便成了目前着重研究的问题。本文中, 笔者基于对目前我国关于防灾减灾方工作式的认识,从灾害防减工作自身需求角度与社会权益的合理化 分配角度分析了加快防灾减灾立法工作的必要性,并针对目前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如何构建防灾减灾法制 化的立法思想,进而引发更多学人对此问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增强,自 然灾害给人民的人身和财产造成的损失还在以更快的速度增长。泥石流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一些 具有特殊地形、地貌状况地区的自然灾害,它与一般洪水的区别是洪流中含有足够数量的泥沙石等固体 碎屑物,其体积含量最少为15%,2010年8月8日甘肃舟曲县发生泥石流灾害最高可达80%左右,因此比 洪水更具有破坏力。我国政府虽
环境人权的伦理拘束性是环境人权应当具备的基本特征,有其产生发展的历史必然性。环境人权 的伦理拘束性,是指基于人与环境互动的伦理所固有的内在价值,强调权利内容的有限性和行使权利的 约束性并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取向的,决定了环境人权的拘束性特征。环境人权的伦理拘束性使 环境人权区别其他权利,在内容上和行使过程中设置具体的可操作的义务,对环境立法具有指导意义。
拥有一套坚实、可信和透明的监测系统来跟踪各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和减排行动,是国际体系 有效应对全球变暖的关键基石,同时也是一国进行碳减排政策创新、碳减排政策绩效评价和开展国际气 候谈判与合作的制度基础。碳监测制度奠基于气候谈判中的“三可”原则,现阶段呈现区域化、内国化的 发展趋势。加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需要针对碳监测的制度目标、制度价值,围绕碳排放监测 报告制度、碳排放核证制度、碳监测信息
“低碳经济”的发展仅靠单一市场规则是无法实现的。市场失灵的出现要求政府必须在推进“低碳经 济”中承担起抽象责任、宏观管理责任、经济责任以及技术责任,并且应不断完善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以及社会公众的问责制度保障政府责任的实现,进而切实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