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遂半夏汤中甘遂不同入药方式对癌性腹水模型大鼠肝功能的影响

来源 :‘2013第六次临床中药学学术年会暨临床中药学学科建设经验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j88804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甘遂半夏汤中甘遂不同入药方式对癌性腹水模型大鼠肝功能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220只,随机分为11组:空白组、模型组、甘遂半夏汤(生甘草、醋甘遂)组、甘遂半夏汤(生甘草、生甘遂)组、甘遂半夏汤(炙甘草、醋甘遂)组、甘遂半夏汤(炙甘草、生甘遂)组、甘遂半夏汤(生甘草、醋甘遂研末)组、甘遂半夏汤(生甘草、生甘遂研末)组、甘遂半夏汤(炙甘草、醋甘遂研末)组、甘遂半夏汤(炙甘草、生甘遂研末)组、呋塞米组,除空白组外均腹腔注射Walker-256癌细胞造模.灌胃后,取材并检测肝功能相关指标,观察大鼠肝组织切片.结果:生甘草生甘遂汤组、炙甘草醋甘遂末组、炙甘草生甘遂末组谷丙转氨酶(ALT)含量较模型组比较组显著降低(p(0.05);生甘草生甘遂末组、炙甘草醋甘遂末组、炙甘草生甘遂末组白蛋白(ALB)含量较模型组较显著降低(p<0.05),生甘草生甘遂末组及炙甘草生甘遂末组白蛋白较相应汤剂组显著降低(p<0.05).肝脏病理形态示:炙甘草生甘遂末组、生甘草醋甘遂末组、生甘草生甘遂末组较相应汤剂组肝损伤重.结论:甘遂半夏汤中甘遂入汤剂煎煮对肝脏的损伤普遍较研末组轻,尤其是对肝脏合成功能的影响较轻.本研究为临床用药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吴茱萸萃取物对虚寒证模型大鼠ATP酶活性的影响,以便于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虚寒模型对照组、热性趋势标记组、寒性趋势标记组和水煎液组.中药复方水煎液灌胃造成大鼠虚寒证模型,之后分别给予相应的吴茱萸萃取物进行治疗.采用分光光度数法检测大鼠肝匀浆液中的ATP酶活性.结果:与空白组相对比,虚寒模型组ATP酶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虚寒模型组相对比,热性趋势
大黄为临床常用中药,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现行《中药学》教材一般将其功效概括为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四个方面,对于临床用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在复习古今文献的同时,发现大黄还有利尿、健胃、抗衰老、和推陈致新等功用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本项目通过体内与体外、形态与功能、实验与临床相结合的方法针对新加坡学者根据华人的用药习惯推论:黄连等含小檗碱的药物与氧化型药物伯氨喹啉一样可以引起新生儿氧化性溶血甚至核黄疸.在没有充分事实根据的情况下,新加坡卫生部于1978年宣布"新加坡全面禁止买卖、持有、医用黄连及含小檗碱药物",引起国际医药界的广泛关注.究竟黄连和小檗碱是否属氧化剂药物?能否诱导或加重G6PD缺陷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围绕相关问题
目的:研究"附子无干姜不热"现象的客观真实性.方法:以附子和干姜为研究对象,基于冷热板示差法研究小鼠灌胃给药(附子、干姜及其附子干姜配伍)后的温度趋向性差异.同时检测小鼠饮水量、耗氧量、ATP酶活力、总抗氧化能力及总超氧化歧物酶活力等指标.结果:附子干姜配伍给药后,小鼠的热区比例、跨区次数和运动距离均显著降低(P<0.05),与空白组比较,其降低幅度分别为55.1%、48.3%和44.8%,而与附
目的:通过甘遂半夏汤中甘遂甘草反药组合加减应用对癌性腹水模型大鼠肝肾功能的影响,探讨药效或毒性反应是否与反药组合相关.方法:将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呋塞米阳性药组、甘遂半夏汤全方组、甘遂半夏汤去醋甘遂组、甘遂半夏汤去炙甘草组,甘遂半夏汤去炙甘草醋甘遂组,除正常喂养外,每天上午除空白组、模型组外,其余各组灌胃给药,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蒸馏水,灌胃体积均为lml/100g.给药9
目的:观察祛痰化瘀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液流变学的作用.方法:采用维生素D3结合高脂饲料法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经药物治疗8后,取腹主动脉血测定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含量、血浆黏度、血液黏度高切变率明显增高,具有极显著差异(p<0.001),而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液低黏度切变率也有明显增多,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
目的:研究开口箭不同提取部位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的小鼠心肌肥厚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于心血疾病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皮下注射ISO致小鼠心肌肥厚模型,分别用开口箭不同提取部位和卡托普利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14天.于末次给药的次日进行实验,计算小鼠全心重量指数(HW/BW)和左心重量指数(LVW/BW), 观察心肌病理学改变,测定心肌组织中羟脯氨酸(Hyp)含量
本文中,笔者结合既往研究成果,以人参恶莱菔子和人参畏五灵脂为论述切入点,首先解析相恶、相畏涵义演变与混淆,进而从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两方面对人参畏恶药对科学内涵进行阐述,希冀为人参的临床合理应用和七情配伍以及十九畏涵义的探析提供借鉴.
目的:比较大黄灌胃给药后不同性别SD大鼠肝组织中大黄酸和大黄素的分布差异,探讨性别因素对大黄用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本文以正常和CC14致急性肝损伤的雌雄SD大鼠为研究对象.熟大黄总提物(相当于生药量20g·kg-1体重)自给予四氯化碳第二天开始灌胃给药,连续7天.采用UPLC-MS/MS法测定肝组织中大黄酸和大黄素的含量.结果:给药第1、7天大黄酸和大黄素在雌性肝组织内的浓度均明显大于雄性,且随
目的:比较不同溶剂提取何首乌对肝细胞毒性的差异,探讨服用方式对何首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制备不同提取方式的何首乌样品,以CCK-8法检测人肝细胞(L02细胞)抑制率为评价指标,考察提取溶剂,溶剂量和提取时间3个因素对何首乌肝细胞毒性的影响;同时建立何首乌的UPLC指纹图谱,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回归分析肝细胞毒性与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结果:建立了基于CCK-8比色的何首乌对人正常肝细胞毒性的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