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2019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文件,其中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终身学习,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共建共享。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对八大基本理念进行现实回应。另外学校体育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已成为新时代全面提升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满足学生美好生活需要的拦路虎,我们不能忽视,也无法忽视,需要下大气力解决。因此,本文基于八大基本理念,提出学校体育发展中应处理好的八对关系。八对关系与八大基本理念相呼应,并且贯穿学校体育发展的始终。站在新时代的起点,理应对这些问题作出认真审视和梳理,将有助于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本文在写作过程中以"学校体育"、"学校体育改革""教育现代化""学校体育问题"等为关键词对CNKI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以及万方数据库期刊进行了检索,得到了相关的大量文献,并参考了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中学校体育相关书籍,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论据支撑和写作思路。研究结果:1处理好"育体"与"育德"之间的关系。体育中德育长期缺位为运动员的后期职业生涯埋下了很大隐患,兴奋剂、黑哨、恶性竞争等一系列竞技体育异化现象的发生也与德育不足不无关联。体育是德育的优良载体,体育教育始于"育体",而着眼于"育人","身体教育"初始功能的发挥可以对青少年产生"超越身体本身"的教育影响。立德树人大教育背景下,体育要真正承担起德育的重任来,努力构建德育在学校体育中多重整合,努力实现"具身德育"。2处理好广度和深度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处理好教师教授项目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要处理好学生学习项目的广度和深度。学校体育要在广度基础上加强深度,使学生掌握和学精一至二项受益终生的体育项目,借以体验成功,增强自信,促进体育参与;此外还要处理好学生身体发展与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关系。学校体育改革要突出全面,又要聚焦重点,纵向深入,在注重广度的同时,也要挖掘深度。3处理好"多数"与"少数"的关系。体育教师要具有大视角,既要关注到多数学生体育参与的普及需求,也要做好少数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工作以及少数弱势群体的关怀工作,三类群体都要考虑和照顾到。总的策略是关注多数、重视少数、面向全体,最终实现人人参与,每个学生都能按照自己的需求茁壮成长。4处理好终生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关系。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终身体育是学校体育的发展延伸和成果检验,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形成的最佳阶段。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和终身体育能力的形成与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学校体育阶段予以塑造,以使体育由阶段性活动上升为伴随一生的终身性行为。5处理好"个性"与"共性"的关系。这着重体现在"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班级教学"与"自主学习"、"必修内容"与"选修内容"、"统一要求"与"区别对待"几对关系上。教学有法、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材施教是破解问题的关键。我们既要关注学生共性,又要注重倾听学生和满足学生的个性诉求,追求学生的自我实现,尊重学生的自由发展和情感体验。6处理好理论学习与体育实践的关系。体育理论指导体育实践,体育实践丰富体育理论。正确处理好理论学习与体育实践的关系,要转变陈旧的思想观念,在掌握体育理论的基础上,重视对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掌握,使学生掌握一至两项受益终生且理解深刻的体育项目,作为提升学生终生幸福的重要利器。7处理好学校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关系。学校体育的融合发展态势是大势所趋。近几年涌现出诸如健康教育融入学校体育、生存教育融入学校体育、竞技体育融入学校体育、社区体育融入学校体育等多种形态,同时在全面融合趋势下,也要坚持本义,不忘初心,立足于学校体育自身发展,做到融合而不异化。8处理好"共建"与"共享"的关系。共建是共享的前提和基础,共享是共建的目的和追求,二者不可偏废。校级之间要电子教育资源要共建共享、学生与教师要共建共享、体育场馆的共建共享模式。要从观念、共识、规则和机制四个方面推动共建共享的落实。我们既要统一观念、加强沟通、达成共识,又要强化规则、善用机制。我们要努力探索学校体育共建共享的优良模式,用共享带动共建,用共建满足共享,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实现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研究结论:我们体育教师和学校体育相关工作者要辩证协调的处理好这八对关系,这八对关系的正确践行是对《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八大理念的积极响应,也是对学校体育领域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现实回应。理念引领实践,实践改变未来,学校体育改革的方向要以八大理念为引领,逐条深化和落实,将学校体育改革纵向深入推进,不断追求高层次、高目标的发展,以求推动中国的教育现代化的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