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家庭承包制实施后,由于国家财政对农业总投资的下降,特别是集体经济的解体,因而农村导致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的下降。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外供给特征依然持续,形成这一路径依赖的原因在于传统发展战略的影响、既得利益格局的存在和分税制的实施。由此,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就应当切实统筹城乡发展、改变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完善公共财政体制。
【机 构】
: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山东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家庭承包制实施后,由于国家财政对农业总投资的下降,特别是集体经济的解体,因而农村导致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的下降。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外供给特征依然持续,形成这一路径依赖的原因在于传统发展战略的影响、既得利益格局的存在和分税制的实施。由此,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就应当切实统筹城乡发展、改变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完善公共财政体制。
其他文献
改革30年来新疆农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农民是其中最重要的推动力量和变革因素。农民在增加农业投入、提高经营规模、机械化水平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市场的发展,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和在市场中的弱势地位对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制约作用日益增加。此外,政府农业政策及财政支农对新疆农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影响。因此政府应当加大扶持,为农民提供相应服务,促进新疆农业向现代化发展。
陕西是我国开展农民专业协会试点最早的省,第一个制定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省级《实施办法》。陕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历程和实践探索,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积累了许多经验,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安徽省是我国具有战略意义的商品粮基地,对维护粮食供需平衡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粮食生产面积、粮食单产、粮食总产数据为基础,对粮食生产的时序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综合因素与实证分析表明,安徽省近期的粮食生产能力在3 300万~3 400万吨之间。在系统分析安徽省粮食生产能力制约因素的基础上,结合省情,提出了发展安徽粮食生产的对策建议。
近30年的农村改革,使得湖南省"三农"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巨大成就举世瞩目。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中心,是重中之重。湖南省农村30年改革发展给我们留下的启示就是:农民增收是农村改革发展的主线。论文从总量、结构、阶段性、差异性和政策效果等角度回顾和分析了30年来湖南农民收入的演变和现状,得出转折点上湖南农民增收不容乐观。因为:中国经济大背景下农民增收难,粮食大省农民增产不增收,务工经济对地方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问卷调查及访谈,运用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时农产品加工企业垂直协作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产品种类、固定资产、是否签订收购合同、原料收购方式、信息交流频率、违约惩罚、信息共享程度、利益分配认知、合作意愿等因素对农产品加工企业不同垂直协作方式的选择影响较为显著。
中国粮食流通走过了30年改革开放的胜利历程。30年,峥嵘岁月,坚韧攻关,"十破十立",沧桑巨变,开创出我国粮食市场化流通的新局面。伟大的实践产生深刻的启迪,创造了宝贵的经验,未来深化粮改的路还很长。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粮食改革发展务必做到"十项坚持"。为完成新时代的新要求和新使命,我国需要积极探索和健全"粮食和谐价格机制"。这个新命题是对价格机制的创新和概括。其内涵是粮食价格构成的各种要素之间、推动
本文就推动农村改革与发展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深化农村改革应做好的基础性工作、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应加速政治体制改革提出自己的看法,重点就农村改革与发展面临的四个重大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中国在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任务艰巨而繁重。从政策变迁的角度来看,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及相关部门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经历了一个由限制到鼓励、由无序到规范、由歧视到公平的过程。
农村金融改革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改革30周年之际,及时总结农村金融体系制度变迁的经验教训非常必要。本文从增量式渐进变迁、局部试验推广模式和对微观主体创新的默许式激励等三个方面概括了30年农村改革的传统智慧,在此基础上从农村合作金融、农村民间金融、农村政策性金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四个方面考察农村金融体系30年改革的经验教训,并对中国未来农村金融的变革趋势进行了分析。
本文利用1978-2005年相关数据,通过建立VAR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政府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政府消费对农村居民消费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都是挤入的;政府投资在短期对农村居民消费是挤入的,在长期则呈现挤出效应。总体上看,政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在短期均呈现挤入效应,在长期则为挤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