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乳房外佩吉特病又称乳房外湿疹样癌,大多好发于男性,女性少见,常发生于50岁以上,病程缓慢,病期半年至十多年。其损害好发于顶泌汗腺发布部位,大多为单发,少数多发,同时发生于两个部位的更为少见。原发性乳房外佩吉特病的发病机制是多方面的,其中免疫组化结果支持顶泌汗腺起源,推测它可能顶泌汗腺导管,近年来运用免疫组化技术在其组织来源、诊断、鉴别诊断,预后判断及指导治疗等方面进行研究。皮损表现为湿疹样改变,界限清楚,边缘不规则的浸润性红斑,中央潮红、糜烂或渗出。本病最好选择手术切除,再根据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决定进一步的治疗。Hata等提出,原发皮损的浸润程度、是否有淋巴结转移、血液癌胚抗原水平是重要的预后治。患者,男,61岁右腹股沟及阴囊偏右侧皮肤红斑,糜烂,渗液,脱屑,微痒一年,曾就诊于当地医院,查真菌均阴性,被当地医院诊断为"阴囊湿疹","体癣"等,用药不详,用药后无明显效果,皮损逐渐扩大,自觉症状不明显。既往体健,否认有家族遗传病史,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右股内侧级阴囊偏右侧可见一大片状浸润性性红斑,轻度糜烂少许渗出,脱屑,结痂边界较为清楚。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尿粪常规检查正常,肝肾功能检查正常,胸部X和腹部B超均显示正常。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轻度角化过度,表皮全层及部分汗腺导管的上皮内见不等量的paget细胞,侵犯真皮浅层。诊断:乳房外佩吉特病治疗:局部手术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