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A后处理测量技术的运用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gai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以飞利浦公司V5000型DSA机为例,就在介入放射工作中,DSA后处理测量技术的运用进行探讨。方法 通过对测量技术的相关因素,功能参数的设置,技术应用步骤及应用效果等四方面的讨论、研究,具体提出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最多的是距离 的测量,血管狭窄程度的测量及心室功能的测量方法。根据临床需要,选择不同的测量技术。并对72例肝癌患者行B超、CT和DSA对照观察,将测 量技术中的影像失真降至最低限度。
其他文献
目的 临床上各种原因使颈髓及颈部神经根发生病变,往往需要MR检查.我们应用长TR的FSE三维成像序列,并在图像后处理中运用多平面重建MPR(multiple planer reconstruCTion)技术,沿颈部神经根的走行方向进行重建,能得到较清晰的颈髓及颈部神经根的图像.方法 1.仪器及设备:philips Achiva 1.5T核磁共振仪及本机配置16通道头颈线圈.2.收集病例:共12例.
目的 制定肾脏3 T磁共振弛豫率正常参考值及范围。方法 2015年11月至2016年3月招募健康志愿者105例210个原位肾,纳入与排除标准:年龄18-69岁,临床无症状、血清肌酐和eGFR正常;排除幽蔽恐怖、严重运动或磁化伪影、慢性肾病、已知改变肾氧合状态药物近期使用。肾脏按年龄分组:A组18-29岁,B组30-49岁,C组50-69岁。
目的 探讨Castleman 病的MSCT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对Castleman 病的认识,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外科手术切除及病理证实的16例Castleman 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16例Castleman 病患者中,局限性13例,多中心性3例;5例位于颈部,3例位于纵隔;7例位于腹部,1例位于锁骨上区及腋窝。病理类型透明血管型10例,浆
目的 探讨肠黏连束带内疝的临床与CT表现特点,提高术前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6年3月我院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肠黏连束带内疝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18例同时进行多期增强CT检查。结果 22例患者术前CT诊断均提示小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18例,3例提示肠黏连束带内疝,肠管绞窄5例。
目的 利用常规MR结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对阿霉素脂质体治疗大鼠C6胶质瘤的早期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24只雄性SD大鼠通过脑立体定向仪于右侧尾状核接种l0ulC6胶质瘤细胞。在第1周检查均确认有肿瘤生长后分为治疗组(15只)和对照组(9只)。治疗组尾静脉隔天注射10ul/g阿霉素脂质体,对照组尾静脉隔天注射10ul/g生理盐水。
目的 探讨腹茧症的临床特点及影像表现,提高腹茧症的术前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2015年3月我院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腹茧症的临床资料与影像表现,术前均行立位腹部平片和CT检查,3例同时进行多期增强CT检查,1例行胃肠道钡剂造影。
目的 探讨腹内疝的临床与影像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早期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28例腹内疝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结果 28例患者术前CT诊断均提示小肠梗阻,肠管绞窄6例,10例提示腹内疝(十二指肠旁疝5例,大网膜裂孔疝1例,盲肠周围疝1例,肠黏连束带内疝3例)。所有患者均行剖腹探查,手术证实所有患者均有小肠梗阻,肠管绞窄12例,腹内疝类型包括十二指肠旁疝7例(其中左侧5例、右侧2
目的 探求64排螺旋CT食管充气三维成像检查对食管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和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15例经胃镜检查发现可疑食管占位性病变患者,行64排螺旋CT食管充气三维成像检查,通过使用MPR、冠状位、矢状位等多种三维后处理技术对病灶进行显示。具体方法:患者已行胃镜检查,发现可疑食管占位性病变,拟行64排螺旋CT食管充气三维成像检查。患者检查前空腹4—6小时,经鼻腔下胃管至食管深度20—30cm(应根
目的 分析膝关节周围囊性病变的MR表现及鉴别诊断,提高膝关节周围囊性病变的认识.材料和方法 本文收集经过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的发生于膝关节周围囊性病变21例,均行GE 3.0T HDx平扫MR检查,其中5例行MR增强检查.其中右膝关节13例,左膝关节8例,男性20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35岁,腘窝囊肿6例,关节内腱鞘囊肿5例,半月板囊肿3例,关节退变性囊肿4例,髌下脂肪垫囊肿1例,膝关节周围脓肿1例
目的 探讨体质量指数对3.0T磁共振颈椎矢状位T2图像质量的影响,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高质量的影像资料.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常规颈椎扫描的患者,记录身高和体重,排除上呼吸道和鼻咽部疾病,颈椎、颈髓占位性病变,入组共123例(男52例,女71例;BMI:16.65-38.54).分别测量第4或5椎体、其对应的颈髓的信噪比以及两者之间的对比噪声比,并由两位主管技师对吞咽伪影和图像介电效应的发生作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