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肠愈疡汤合加味生肌散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药效学研究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二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ingsh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以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持续或反复发作为主要症状,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关节、皮肤、眼、口及肝胆等肠外表现,以直肠、结肠粘膜及粘膜下层炎症和溃疡形成为病理特点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疾病。近年来我国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该病发病原因及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加之缠绵难愈,复发率高,且有癌变倾向,目前尚缺乏满意的治疗方法,已被WHO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因此有关其病因病机的探讨以及治疗药物的研发己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院以自拟中药方安肠愈疡汤口服合加味生肌散灌肠治疗该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本研究进一步从实验角度观察安肠愈疡汤合加味生肌散的抗炎、镇痛作用及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以探讨其作用机理。
其他文献
愈疡1号颗粒由黄芪、丹参、绞股蓝等药组成,是采用宏观辨证与微观辨病相结合的思路创立的,具有益气健脾、活血解毒、抑酸护膜之功效,经多年临床观察,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颇佳,具有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的特点。本研究采用冰乙酸注射法复制大鼠胃溃疡模型,试图从自由基代谢相关因素方面探讨其治疗胃溃疡的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2005年-2009年,笔者采用自制中药“胃血止”糊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3例,获得较好的疗效。通过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可以看到,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胃血止”糊剂,止血时间明显缩短,治愈率提高。由此减少了住院时间,降低了医疗费用,减轻了患者负担,并且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安全、可靠。因此自制“胃血止”糊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肯定,具有开发前景,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消化性溃疡(PU)是一种慢性疾病,具有自然缓解和反复发作的特点。随着对其发病机理认识的深入,溃疡病的近期愈合已不成问题,但溃疡愈合后仍有较高的复发率,停药后半年复发率高达70-80%,维持治疗1年,复发仍有20%左右。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路广晃教授,从事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与研究工作3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心得,他认为抗消化性溃疡的复发,首先需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其次要重视宏观与微观辨证
临床运用善胃Ⅰ号方治疗血瘀热毒型胃癌前病变显示出较好的疗效。为探讨其作用机理,拟通过运用较精确的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rasp2l基因及血管内皮抑素在血瘀热毒型胃癌前病变大鼠胃粘膜中的表达,应用2-△△CT法处理数据,研究rasp2l、细胞内皮抑素与胃癌前病变的关系,揭示善胃方治疗血瘀热毒型胃癌前病变的作用机理之一。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p,TGF-β)是人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类多功能生长调节因子,能够通过与细胞膜上的TGF-β受体结合,发挥包括细胞凋亡在内的各种信号传导作用。在多种肿瘤中可观察到TGF-β的高度表达,肿瘤细胞还能不同程度的表达和合成TGF-β亚族中若干亚型分子,如胃癌MKN-45和MKN-28细胞都表达高水平TGF-β1。TGF-β信号通路在人类胃癌
胃癌是较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世界死于癌症的630万人中,77.6万为胃癌,占第二位。鉴于胃癌起病隐匿,早期常无明显临床症状,而且病变发展很快,部分胃癌患者诊断明确时病情已经到了中晚期,故而进展期胃癌更为常见。现在胃癌治疗的主要倾向之一,就是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笔者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研制成昆参颗粒,临床观察其对于改善进展期胃癌症状、提高患者生存率有
胃炎Ⅰ号是由著名的脾胃病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友章教授根据三十余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有效方剂,经前期临床及实验研究表明,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良好的疗效。本实验研究以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mRNA表达为切入点,对胃炎Ⅰ号治疗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
隆起糜烂性胃炎(raised erosive gastritis, REG)是一种常见的特殊类型胃炎,其病因及发病机理尚不明确。目前研究认为其发病可能和幽门螺杆菌(het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免疫机制异常、高胃酸分泌、胆汁反流等有关。研究发现细胞因子在Hp相关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介导作用。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隆起糜烂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与细胞因子(cyto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以及里急后重为主要症状,以结肠粘膜炎症和溃疡形成为主要病理特点的一种肠道疾病。该病在我国发病率近十年来呈上升趋势。因UC治疗难度大,疗程长,且治疗后常易复发,并与结肠癌关系密切,已被WHO确认为现代难治病之一。笔者在多年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泄浊升清,解毒祛癖”之泄浊解毒方,临床疗效肯定。现采用TN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原因尚不明确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中医药治疗本病有明显优势。UC在中医学归属“休息痢”、“久利”、“泄泻”等范畴,笔者通过多年临证实践,认为“浊毒内蕴”是该病的主病机,并采用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为深入探讨其作用机理,本研究通过建立大鼠UC模型,经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治疗后,对大鼠病变组织中I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