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两例从同一笼浣熊体内分离得到的细菌,经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药敏试验显示两种细菌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头孢拉定、丁胺卡那“敏感”,复方新诺明、头孢呋辛、头孢噻肟“耐药”.经感染性试验证明其对小鼠也有相同致病性,且症状与自然发病浣熊类似.小鼠试验证实,致病菌确为蜡样芽孢杆菌.
【出 处】
:
中国动物园协会华东协作区2016年年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例从同一笼浣熊体内分离得到的细菌,经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药敏试验显示两种细菌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头孢拉定、丁胺卡那“敏感”,复方新诺明、头孢呋辛、头孢噻肟“耐药”.经感染性试验证明其对小鼠也有相同致病性,且症状与自然发病浣熊类似.小鼠试验证实,致病菌确为蜡样芽孢杆菌.
其他文献
对合肥野生动物园具有代表性的野生动物梅花鹿、非洲狮、东北虎、狼、棕熊发病动物进行诊断.基于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基础上,开展分子生物学方法诊断该病.结果表明: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贫血、尿液深棕色,精神不振,有的食欲废绝,粪便干且黑.血生化检查可见尿素氮(BUN)、肌酐(CREA)和胆红素均升高,碱性磷酸酶(ALKP)、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KP)也升高.血涂片经吉姆萨染色可见红
采用正向间接血凝实验(IHA)和改良凝集试验(MAT),分别对福州动物园132只野生动物血清作衣原体抗体(IgG)和弓形虫抗体(IgG)检测.动物园野生动物感染衣原体和弓形虫感染的血清学阳性率分别为24.42%(32/132)和23.48%(31/132);衣原体与弓形虫滴度的倒数经对数化后的相关与回归分析显示二者呈显著负相关(r=0.6901,P<0.01),关联分析也显示衣原体和弓形虫抗体之间
杭州野生动物世界一只红猩猩,2000年出生,16岁,突发病倒地不起,通过临床症状、采血化验等综合分析,初步分析为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经过精心护理、治疗以调血压、降血脂为主,辅以中成药治疗,最终治愈.
2016年6月中下旬,我园有五只环尾狐猴相继发生食欲不振,高烧不退,腹泻等症状后相继死亡,经临床观察,病理剖检与实验室检验确诊为不动杆菌感染,现将发病与诊治过程介绍如下,请同行指正.
对一患病环尾狐猴例行B超检查,发现腹腔一处1.9cm×1.6cm低回声边界清,有包膜肿块,回声低于腹腔其它组织.腹部触诊该硬块在腹腔中段,且痛感明显.行腹腔探查术于结肠段肠系膜上发现该肿块,大小约为1.8cm×1.6cm.病理切片诊断为一坏死淋巴结.
为鉴定死亡白颊长臂猿肝脏中分离的细菌,本实验采用16SrRNA比对的方法对该细菌种的鉴定.荚膜群的鉴定方法采用PCR法,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法,毒力试验采用皮下注射小鼠和SD大鼠的方法.结果显示细菌为荚膜F群多杀性巴氏杆菌,敏感的药物有多粘菌素B、恩诺沙星、氟苯尼考、氟哌酸、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甲砜霉素、利福平、强力霉素、头孢唑啉、氧氟沙星、壮观霉素、左氧氟沙星和四环素等.该菌能致死小鼠和SD大鼠.
某动物园袋鼠馆1只灰袋鼠出现不食、喜卧、精神差等症状,经临床检查,触诊腹部有一异物,行剖腹探查术,见肠管积有大量干硬粪便,肠管壁部分坏死,切除坏死肠管,行断端吻合术,经过手术治疗和术后精心护理,灰袋鼠康复。
格力犬肠阿米巴病,是由溶组织阿米巴原虫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消化道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泻,粘液状血便,腹痛,里急后重,低热,软弱无力,常伴有细菌性合并感染,出现综合症,对犬的健康影响较大.
通过杭州动物园兽医多年的临床实践积累,使用盐酸赛拉嗪复合盐酸氯丙嗪麻醉野生动物技术已相对较成熟与频繁,麻醉效果比较安全稳定.在麻醉一老年金钱豹手术中,采用盐酸赛拉嗪8mg/Kg和盐酸氯丙嗪1mg/Kg联合肌肉注射用药进行全身麻醉,诱导期和麻醉期平稳,但恢复期需要时间相对比较长,随后出现并发症,最后抢救无效死亡.通过临床剖检和病理切片检查,诊断为肺气肿并发症.对此例麻醉并发症死亡的案例进行分析探讨,
某动物园发现一只亚马逊鹦鹉左眼睑出现菜花样增生物.经两次保守治疗无效后,采用手术切除.取眼睑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提示中度分化的乳头状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