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德事件”美国媒体之“双层博弈”框架--以《华盛顿邮报》新闻评论为例

来源 :中国新闻史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for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以《华盛顿邮报》为样本对象,将“萨德事件”中新闻观点评论文章作为内容分析对象,按时间梳理三个阶段,分析三阶段中从媒体内容的角度分析媒体框架是什么,得出“美国世界警察框架”、“中国霸权者框架”、“韩国无辜者框架”的结论,并分析得出贯穿整个三阶段的“美国大国核心框架”,在框架之间的博弈过程中,也是《华盛顿邮报》在美国国内外媒介话语的博弈.论文引用国际关系中“双层博弈”比喻,更加生动凸显美国媒体“对外政治宣传的需求”与“对内商业利益追逐”的双层博弈框架,为对美媒体研究增加多元视角.
其他文献
霸权在传播学领域是用于描述社会结构和社会控制的术语,却逐渐在国际舆论的主导下演变为国家间权力(power)关系的常识性表达.比如美国媒体将中国在南海地区的影响力塑造为“霸权”,对中国与其他声索国在双边框架下解决南海事务产生了实际影响.本文从语言实践的理论逻辑出发,运用计算机辅助的语料库工具以及批评性话语分析方法(CDA),对《纽约时报》报道中越“981”石油钻井平台事件的新闻文本展开社会分析,建构
信息科技技术的发达既带来了利益,也带来了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网络治理.“网络实名制”一直是饱受争议的网络治理手段之一,作为世界上最早实行这一制度的国家,韩国在“网络实名制”的执行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2004年至2012年,网络实名制在韩国经历了被采纳到废除的过程.本文将通过查阅韩国相关文献,整理与韩国网络实名制有关的历史事件以及法律条文的确立与变化,全面展现韩国网络实名制的始末缘起,并分析其对我
本文对网络霸凌研究在国际与国内的发展现状与研究内容展开回顾,试图去梳理在其概念、界定的形成过程中的知识谱系,并对网络霸凌研究中所集中展开的霸凌激发的差异性进行归纳.在中国视角和研究历史的分析基础上,本文尝试将网络霸凌区分为公共领域的群体性网络霸凌,网络族群的倾向性霸凌,以及社交环境中的单向性、针对个体的霸凌.这三种霸凌现象的传播层级各有不同,本文也因此在2016年中国社交平台中的网络霸凌现象进行数
在城市的社会生活和惯常的媒介呈现中,“农民工”等外来人群被污名化已经成为一种刻板的现实,并建构了公众对这一群体的常识性判断.在阶层流动的可能性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掌握媒介中的言说权力成为边缘群体争取自我表达和社会认同的重要路径.研究探讨的是新媒体环境下边缘底层人群如何通过自我书写以抵抗以往的媒介建构,以及这种主动的发声所具有的社会和文化意义.
留守妇女是在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急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产生的.本研究以社会认知为研究视角,将甘肃省中村村的留守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对该村庄留守妇女的媒介接触情况进行了调查,探究媒介接触对农村留守妇女自我健康认知的影响.研究发现,手机是农村留守妇女接触最频繁的大众媒介,其接触频率和接触时间与广播、电视等其他大众媒介相比具有显著优势;留守妇女的文化程度、媒介接触情绪、媒介接触内容对自
“蓝鲸”死亡游戏是一种邪教式洗脑活动,是一种犯罪行为。针对这种现象,宣传部门需要及时站在引领正确舆论导向的最前列,高度警觉、低调宣传,对邪教类舆情事件必须十分敏感,及时入场、科学发声,对邪教类典情事件必须首先定义,准确定性、减少争论,对邪教类舆情事件必须坚定方向,线上引领、线下治理,对邪教类典情事件必须双管齐下。
会议
当前政务微信已成为我国各地政府环保部门宣教的重要手段,为探究当前我国环保政务微信的运营情况,本文构建环保政务微信运营效率评价模型,将文章总数、发布次数、当地人口数量作为投入变量,将阅读数、点赞数作为产出变量,并利用Deap2.1软件对全国26个省2017年5月至8月间发布的全部环保政务微信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环保政务微信运营效率平均值仅为0.32,整体处于中低水平.区域比较来看,综合效率和技术效率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政府提出而惠及60多个国家的国际合作.本文尝试将“一带一路”的公共外交的思考置于新媒体传播的视域之下,解决新媒体公共外交如何有效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众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通过对公共外交理论的综述以及新媒体公共外交的论述,进而运用新媒体公共外交理论和直观图示从政府与民众之间、民众与民众之间等方面搭建“一带一路”新媒体公共外交模式.本文对“一带一路”新媒体公共外交的探讨将理论
记者“新闻民工”角色认知的出现,把记者作为“劳工”的本质从后台拉到了前台,使新闻生产过程的劳动控制特征展现出来.文章藉助劳动过程理论,在对5位记者进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发现,在新闻生产的过程中,媒体运用“弹性雇佣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和“传播技术手段”对记者的劳动进行控制,使生产新闻异化为记者的谋生手段,进而导致记者形成一种“打工”心态.在这种心态的操纵下,生存理性和经济利益的实践逻辑开始凌驾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