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共享经济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创新驱动发展大潮中,伴随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快速发展而衍生出的新型经济模式,发展空间巨大,正在成为新常态下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新引擎。推动共享经济发展,国家从规划和政策层面进行了系统部署。共享体育基于第三方网络平台实现体育资源、物品、技术使用权的交换与分享,将有限体育资源与公众需求结合,提升体育资源利用效率,对促进全民健身深入发展,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意义重大。作为一种新兴业态,共享体育在发展中面临诸多问题,探究共享体育及其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环境构筑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方法: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共享体育及其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环境构筑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1.共享体育发展模式可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展开。横向维度指体育与其他产业跨界融合并促进体育与关联产业升级与迭代,即互联网+时代上衍生出的体育+。随着共享体育发展的不断深入,体育与其他产业跨界融合的广度和深度将进一步提升。纵向维度指体育依托自身产业链不断延伸和拓展,实现场馆、赛事、教育培训、装备器材等领域的共享发展,催生更多新业态和市场增长点。2.当前共享体育发展模式主要呈现四种形态。一是以运动健身场所、体育场馆为代表的紧缺体育资源的深度开发和有效利用,实现资源共享;二是以专门健身设施和运动装备为代表的闲置体育资源使用权的临时让渡和分享;三是以运动技能培训为代表的专门体育知识和运动技术的需求对接和共享学习;四是体育与其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过程中群体运动成本分摊与通用资源共享。3.共享体育具有重要发展意义。一是优化了体育资源配置,实现有限体育资源利用最大化;二是提升了体育场馆等紧缺资源的使用效率;三是扩大了部分高投入高消费体育项目的大众化程度;四是为社会资本进入体育健身休闲产业提供了平台和动力;五是推动了更多体育衍生业态的产生和发展。4.作为一种新兴业态,共享体育在快速发展过程中衍生出诸多新问题,如法规缺位滞后、非理性资本投资、市场主体运营不规范、用户权益难以保障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共享体育的发展。对于共享体育,应给予其发展的试错空间,充分认识和正确看待发展中的问题,不断完善发展环境,创新监管模式,构筑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环境。研究结论:1.充分认识共享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客观规律,构建试错容错、鼓励创新体制机制。准确理解和把握共享体育"新"与"兴"的内涵,秉承新发展理念,树立包容审慎监管理念,坚持包容、引导、监管三维并举,构建鼓励创新、支持尝试、试错容错的制度环境。一是监管措施更加包容,以释放共享体育发展新动能为出发点;二是监管措施更加审慎,给予共享体育发展底线之上更多空间;三是监管措施更加科学,兼顾多元利益主体,探索建立区域优先发展、逐步覆盖全局的发展局面。2.消除壁垒,激发活力,强化服务,降低共享体育资源供给者市场准入门槛,监管重心放在市场引导和运营上。深化"放管服"改革,准确把握共享体育典型特征和潜在价值,适度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强化依法运营引导与监督,履行服务职能。一是树立良法善治的共享体育治理理念。打破制度壁垒,消除市场准入的过度审批与资质限制,强化准入政策研究与制定;二是压实市场主体责任,明确市场运营规则边界、履责范围和追责标准,强化执纪追责力度,形成宽进严管发展格局。3.构建政府与互联网平台、体育资源供给者协同治理机制,建立以数据共建共享共治为核心的治理体系,消除数据分块分治状态。一是建立健全互联网平台和体育资源运营企业数据共享和定期报送机制,明确标准和范围,完善政府个人信息数据系统,为政府监管和服务提供支撑;二是政府在保障公众权益前提下逐步推进数据开放和共享,明确使用对象和权限,建立有效监控和避险机制,为共享体育平台和企业优化治理提供支撑。4.健全共享体育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完善突发事件应对预案体系,加强应急管理基础建设,提升处理突发事件能力。建立多方联动的应急处理机制,厘清共享体育运营风险点,强化包括舆论引导、纠纷处理、应急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配置与培训、配套商业保险在内的应急管理基础建设,提高有效处置突发性事件能力。5.强化契合共享体育发展特点和规律的法律法规建设,消除传统管理方式和行业发展制度中制约共享体育新业态发展的制度和政策障碍。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修订不适应共享经济新业态发展的法律法规,填补法律监管盲区和空白。一是深入探究共享体育发展特点和规律,准确把握发展方向,法规建设契合发展规律,体现适切性和一致性;二是消除制约共享体育健康发展的政策障碍与堵点,填补制度盲区;三是法规建设形成互为支撑、协调一致、协同联动的动态有机整体,与共享体育发展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