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LUENT的撞击流反应器内气固两相流数值模拟

来源 :第八届冶金工程科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ulh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FLUENT软件中的DPM颗粒模型模拟了撞击流反应器内的三维气固两相流场,分析了单侧颗粒进料时的整体压力损失、单侧颗粒进料时的喷嘴轴线上颗粒运动特征,以及双侧颗粒进料时反应器内的颗粒平均停留时间和颗粒浓度分布.模拟结果与相应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两者吻合较好.结果表明,喷嘴内颗粒速度先随气流流动而增加,随后减小,在气流撞击面上颗粒仍保持较大速度,颗粒因而可以渗透入另一股逆向气流,但是速度急剧减小,在大约2.5倍喷嘴管径距离之后速度降为0.反应器内的颗粒平均停留时间为1~1.8s,喷嘴气速的增加对颗粒平均停留时间影响不明显,但是气速的增加导致气固分离的效果降低.反应器下部内壁面的颗粒聚集较多容易形成气固换热效率的下降.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Na2WO4-WO3-ZnO熔盐体系的电结晶机理采用计时电流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上述熔盐体系中,钨的电结晶过程为三维球形连续形核的过程,饱和晶核密度为n×1015的数量级,晶核尺寸为十纳米的数量级。
采用循环伏安法对Na2WO4-WO3-ZnO体系熔盐镀钨过程的电化学反应机理条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含20mol% WO3的熔体中,循环伏安曲线上在约700mV的位置上(相对Pt准参比电极)出现一个还原峰,在该电位下恒电位电解的产物经XRD分析证明是金属钨,阴极电位进一步负移约120mV则出现阴极“环滞”,该电位恒电位电解产物经过XRD分析证明也是金属钨。结合标准自由能的数据分析,认为:
本文对首秦冶金流程进行了分析、计算,找出了其中影响时间流的限制性环节,提出了优化方案,建立了流程标准化作业体系,使其能够充分发挥流程优势,实现节能降耗、提高效益的目标;同时针对运输压力较大,调度较困难的鱼雷罐运输系统进行分析计算,提出鱼雷罐运输的优化方案和合理使用个数,为后期的鱼雷罐调度系统提供依据。
本文对宣钢炼钢、轧钢工序的能耗进行分析,提出目前节能存在的问题,找出节能潜力工序,并提出相应的节能方案。
本文针对大型钢厂中的生产线配置问题,在一定假设的条件下,建立了转炉—连铸区段各工序(转炉工序、精炼工序、连铸机工序)的产能计算和各工序之间匹配关系的模型;并通过模拟曹妃甸新建年产约900万吨的常规板坯厂来对模型进行验证和分析。此模型对未来新建或改建大型钢厂的产能核算、产品定位、设备选择等初步设计问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文采用压球机压块方法,将含锌铅及碱金属较高的冶金粉尘压制成团块,在1200~1330℃高温下直接还原制备高炉用金属化球团,并脱除其中的有害元素。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可快速还原球团,得到金属化率可达80%,锌铅脱除率近100%,碱金属脱除率80%以上的金属化球团。
在水热条件下,对微硅粉在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水热溶液中微硅粉的固液比、Na2CO3溶液浓度以及水热反应温度对溶解率X的影响,根据缩芯模型研究微硅粉水热溶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在Na2CO3水热溶液中,微硅粉的溶解速率随着固液比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反应液浓度和水热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水热实验条件下,微硅粉在Na2CO3溶液中的溶解反应活化能Ea约为11.75k J/mol.微硅粉
高温熔渣蕴含大量的能量,但因为降温迅速给其双利用(余热、资源化利用)带来较大困难。针对传统渣包保温差的问题,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熔渣在新型保温容器中的温度分布与热量传递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通过添加保温层、烘烤、表面补热等方式对在新型保温容器内的熔渣进行控温,得出合适的烘烤温度与表面补热量,克服渣面凝固结壳现象,使熔渣处于较高的温度便于其后继利用。
本文介绍了煤燃烧过程可吸入颗粒物形成及其过程控制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了目前开展的有关可吸入颗粒物形成的形态分析、影响因素和过程控制等几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了煤燃烧过程中可吸入颗粒物形成过程,提出了可吸入颗粒物形成研究及其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为了研究钢铁工业烧结过程中SO2的排放规律,设计了一套分析测定装置,针对不同的添加熔剂和燃料的烧结料以及铁精矿等混匀料,在升温至1200℃过程中及1000℃和1100℃恒温条件下硫的转化行为及排放规律,做了有针对性的试验,得出了不同烧结配料,在不同温度下的SO2的排放规律,分析了加热温度、碱度等对于SO2排放的影响趋势,探索了各种因素对于SO2排放的作用机制,以及试验现象与脱硫反应之间的规律.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