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介绍在大气压空气中利用纳秒脉冲介质阻挡放电对PET 材料表面进行了亲水性改善.分别采用均匀和丝状放电模式对PET表面改性处理,并采用水接触角测量、AFM 观察、XPS 对改性材料进行表面分析.实验发现DBD处理后PET表面水接触角明显减小,接触角从接近80 度下降到20 多度,但随处理时间的增加有饱和效应;PET表面粗糙程度增加,亲水性含氧基团被引入,从而改善了材料表面亲水性;纳秒脉冲下的均匀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北京 100190 清华大学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在大气压空气中利用纳秒脉冲介质阻挡放电对PET 材料表面进行了亲水性改善.分别采用均匀和丝状放电模式对PET表面改性处理,并采用水接触角测量、AFM 观察、XPS 对改性材料进行表面分析.实验发现DBD处理后PET表面水接触角明显减小,接触角从接近80 度下降到20 多度,但随处理时间的增加有饱和效应;PET表面粗糙程度增加,亲水性含氧基团被引入,从而改善了材料表面亲水性;纳秒脉冲下的均匀DBD 比丝状DBD 处理效果更为显著.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地质行业应用最多的制图软件是MAPGIS 系统,并且相关的行标也是建立在该软件基础上.该软件功能强大,使用灵活,但也有不足之处:需要选择的参数过多,操作难掌握,使用的参数不统一,效率不高等.针对上述不足之处,开发人员在MAPGIS平台上采用VC++开发了一套专业地质制图软件,根据各种现行规范要求,制定地层、岩石、地理信息、实际材料等各种图例板,使参数的选择以及地层、岩体等实际绘制过程通过点
本文较详细分析了西藏左贡-类乌齐地区地质构造演化、地层、侵入岩岩性与成因类型、区域地球化学、遥感信息等,认为与铀成矿最密切的时间是铀初步富集阶段,即晚三叠世晚期;最密切的构造事件是印支晚期的强烈碰撞、造山作用所形成的印支期改造型花岗岩事件;在空间上主要分布在改造型花岗岩外带与岩脉发育区.探讨了区内铀成矿的时间、空间、物质来源,建立了岩脉、断裂构造、蚀变等直接找矿标志,以及铀元素地球化学晕及遥感构造
本文从构造地质背景和砂岩型铀成矿条件入手,对比了中亚地区含铀盆地与塔里木盆地铀成矿条件,进而分析了塔里木盆地找矿潜力,认为塔里木盆地形成大型铀矿床的可能性比中亚地区要小得多,但还是有一定的找矿潜力.
本文对塔里木盆地孔雀河斜坡带主要地质单元(岩石)电性、密度、地震波阻抗等参数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将地面γ能谱测量、土壤氡法、瞬变电磁测深、浅层地震勘探等物探方法,在这一地区铀矿找矿中的应用效果综合评价后,认为本区具有开展多种地球物理方法的物性前堤.孔雀河斜坡北部盖层产状平缓,具有冲积扇-河流相沉积体系,且有放射性元素富集的迹象,是可地浸砂岩型铀成矿的有利地区.
通过对乌兰察布坳陷的铀源条件、沉积-构造演化、岩性-岩相以及铀成矿特征分析,认为乌兰察布坳陷具有很好的铀成矿地质条件,提出在乌兰察布坳陷的东部"朱日和-齐哈日格图-赛汉高毕"赛汉组古河谷中寻找砂岩型铀矿,在坳陷北部额仁淖尔地区寻找二连组中的同沉积后生改造型铀矿,在坳陷北西部查干-脑木根--乌兰胡秀-带寻找脑木根组中的同沉积型铀矿.
通过对黄泥湖地区已有资料综合分析,总结了该区铀矿化特征,探讨了该区铀矿成因.认为同生沉积铀矿化是基础,双峰式火山-次火山作用为铀源、热源并叠加改造早期同生沉积铀矿化,火山活动对铀富集起主导作用.总结了该区"成岩成矿是基础,火山热覆盖是关键"的多期次、多因素复成因成矿,应归划为火山岩型的火山热盖亚型.
银坑山铀钼矿是目前在赣南新发现铀钼(共生)矿点,矿化受酸性熔结火山岩、岩浆作用和构造作用联合控制,钼平均品位高,铀也达到综合利用价值,矿点经济价值较高.近年找矿成果显示,银坑山周围还有相同类型矿点分布,显示出良好的找矿远景.
本文通过对九龙脑矿床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床成因等系统研究,把该矿床划分为黑钨-云英岩石英细脉带型和黑钨矿-石英大脉型两种矿床工业类型,认为两类矿床成因上均属岩浆期后气化-(中)高温热液矿床,总结了该矿床多金属矿化富集规律及找矿标志.
鹿井矿田是我国重要的铀矿田之一,其形成除了有利的区域地质背景外,更重要的是与该区独特的成矿地质条件紧密相关.矿田外围成矿地质条件与矿田典型矿床具有相似性,具备良好的找矿前景.
本文介绍了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在祁东白鹤铜钴多金属矿中的应用方法,通过野外观测获得的电磁法测量资料,结合矿区地质特征进行了推断解释,初步了解铜钴矿体的分布范围、埋深情况,为该矿区下步深部揭露工作的提供了物探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