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本研究对膝关节X线平片检查是正常的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病人进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探讨其膝关节改变情况.方法 本研究纳入了根据脊柱关节炎国际协会标准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的65名病人和作为对照组的65名正常人.对这两组人进行了膝关节MRI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在病人组中,共有34例病人(52.3%)膝关节发现有一到两种病理改变,而对照组只有6例(9.23%)有相似改变.在病
【机 构】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出 处】
: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对膝关节X线平片检查是正常的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病人进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探讨其膝关节改变情况.方法 本研究纳入了根据脊柱关节炎国际协会标准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的65名病人和作为对照组的65名正常人.对这两组人进行了膝关节MRI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在病人组中,共有34例病人(52.3%)膝关节发现有一到两种病理改变,而对照组只有6例(9.23%)有相似改变.在病人组中,膝关节骨髓水肿有15例(23.1%),膝关节滑液增加有20例(30.8%),膝关节腱炎有9例(13.8%),膝关节滑膜炎有4例(6.2%).而在对照组中,膝关节骨髓水肿有1例(1.5%),膝关节滑液增加有3例(4.6%),膝关节滑膜炎有2例(3.1%).经统计发现病人组和对照组中骨髓水肿、滑液和腱炎这三种膝关节病理改变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临床上经常忽视强直性脊柱炎的膝关节改变.早发现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的膝关节病理改变能更好的对疾病进行诊断,为下一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脊髓损伤大鼠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相关调控因子BMP-2和IL-1的表达及分布特点,探讨脊髓损伤关节软骨退变的发生机理.方法 建立脊髓损伤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损伤组(SCI)和对照组(CON),分别在术后1w、2w、3w、4w、5w、6w观察大鼠后肢神经功能恢复的情况,并记录结果.术后1w、3w、6w取大鼠膝关节软骨常规石蜡包埋及切片;免疫组化化学染色检测BMP-2和IL-1阳性细胞表达率及分布
目的:报道用Ilizarov法皮肤横向延长术治疗胫骨前大面积皮肤缺损1例.方法:胫骨前皮肤软组织少,容易造成损伤,甚至大面积损伤、皮肤缺损.修复皮肤缺损的方法有VSD法、VAC法、游离植皮法、游离皮瓣移植法.Ilizarov法可用开放延长术解决皮肤缺损.患者,男性,40岁.因交通事故造成左胫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在外院行钢板内固定,术后1周创面及皮肤感染、坏死,钢板外露,胫骨前皮肤大面积缺损骨外露,
目的 探讨百笑灸与下肢洗剂熏洗联合关节松动术对膝关节强直患者疼痛与膝关节功能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中医骨科康复诊疗中心60例膝关节强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干扰电、运动疗法与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百笑灸与下肢洗剂熏洗,百笑灸取穴:血海、鹤顶、足三里、膝阳关、关元,每日1次,每穴位30分钟;下肢洗剂熏洗其处方是由我院已故的郭汉章老先生的下
目的 分析、探讨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后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3年11月—2015年1月经后外侧或联合后内侧入路,使用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后pilon骨折18例,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21~67岁,平均38.4岁.受伤原因:高处坠落伤9例、摔伤6例、交通事故伤3例.左侧10例、右侧8例,均为闭合性损伤,局部皮肤肿胀,压痛明显并伴活动受限.入院后均行X线、CT扫描及三维重建检查,其中5例合
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临床与影像学研究,评估踝上截骨术治疗中期内翻型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保留腓骨与截断腓骨对临床与影像学结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2014年4月通过踝上截骨治疗内翻型踝关节炎并随访至少1年的41例患者资料,男14例,女27例;平均年龄50.7岁(32~71岁);根据改良Takakura踝关节炎分期,2期14例,3a期19例,3b期8例;共19例保留腓骨,
目的:小腿正中切口治疗复杂性胫骨髁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5年6月收治13例复杂性胫骨髁骨折患者的资料分析小腿正中切口配合双钢板治疗复杂性胫骨髁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式,男性9例,女性4例,年龄18岁~70岁,车祸伤3例,跌伤10例.13例骨折均有不同程度移位,术后1周、3周、3、6个月复查x线明确治疗效果.结果:1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h—1.5h,术中失血50ml—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对结肠癌的诊断及术前分期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肠癌患者的64排CT的影像表现,并作出分析以及对照术后病理结果,分析MSCT诊断与分期的准确性.结果 42例均显示肠腔不同程度狭窄,增强扫描肿瘤呈异常强化,其中34例主要表现为肠壁不规则增厚,8例主要表现为肠腔肿块,伴肝脏转移4例,肠梗阻3例.CT诊断淋巴结转移30例(直径≥10mm),其它12例中,
目的:通过研究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微创经皮复位内固定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三种手术方式,对于治疗无神经症状骨质疏松病人胸腰椎骨折(AO分型A3)的疗效,比较这三种手术方式的在此类患者治疗应用中的优缺点.方法:将单节段胸腰椎骨折(AO分型A3)合并骨质疏松并且无神经症状病人共6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A组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B组行微创经皮复位内固定术,C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目的 对比分析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全接触式与传统钛网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影像结果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融合术治疗的8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男43例,女43例,年龄37~78岁,平均54.7岁.将术中使用全接触式钛网的40例患者记为A组,使用传统钛网的46例患者记为B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前后的影像学资料和临床疗效.影像学评价指标
目的 利用DTI评价亚急性期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胼胝体各亚区域微观结构及其短期变化.方法 连续性纳入亚急性期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21例,其中12例患者于1月后(31.5±6.2天,28-43天)复查,招募12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组,所有受试者使用3.0T磁共振仪扫描获取脑部DTI数据.在矢状位FA图将胼胝体分为6个亚区域(胼胝体膝部、体嘴部、体前部、体后部、峡部及压部)计算FA、ADC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