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对一例反复发热、咳嗽、喘息3个月的病例进行分析,患儿自手术后再无反复发热、咳嗽、喘息,未住过院。抗生素的长期使用可能干扰患儿免疫功能的失衡,TH1\TH2的失衡,造成喘息,泌尿系感染,先天泌尿系发育异常。似乎不算疑难病例。但由于医生对抗生素的太积极的使用导致住院7次没能给疾病以明确诊治。
【机 构】
:
北京市海淀医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 儿科
【出 处】
:
2015北京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一例反复发热、咳嗽、喘息3个月的病例进行分析,患儿自手术后再无反复发热、咳嗽、喘息,未住过院。抗生素的长期使用可能干扰患儿免疫功能的失衡,TH1\TH2的失衡,造成喘息,泌尿系感染,先天泌尿系发育异常。似乎不算疑难病例。但由于医生对抗生素的太积极的使用导致住院7次没能给疾病以明确诊治。
其他文献
Back ground Context:We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wo different treatments which have not been evaluated in peri-puberty boys with HH.
性发育障碍(Disorders of Sex Development,DSD)DSD是由于性分化及发育异常所致的一组涉及儿童性腺、内外生殖器发育障碍的疾病,文章简述了该疾病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该疾病的病因分类,探讨了儿童性发育障碍诊断思路与方法。
川崎病是一种急性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的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疾病,可发生严重心血管病变,如冠脉瘤,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甚至猝死.本研究拟检测血浆硫化氢(H2S)水平变化,预测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病变.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浆HZS水平降低,而合并冠脉病变患儿急性期血浆HzS水平明显低于无冠脉病变组患儿。以血浆HzS界值浓度为31.2μmol/L预测川崎病是否合并冠脉病变的敏感性81%,特异性为62.5%。
目的:分析本院急诊科210例急诊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探讨其规律和特点,以提高医院急诊抢救水平及服务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9月本院急诊抢救室的210例急诊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死亡地点、死亡原因及其相互关系.结果:210例死亡病例中,男117例(55.7%),女93例(44.3%),男女性别比为1.26∶1.年龄分布:新生儿21例(10.2%),1~6月74例
目的:研究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儿童急性病损期皮肤三种终末分化蛋白的表达情况,从而从皮肤屏障功能障碍方面,研究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中-重度A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皮肤环钻术获取皮肤标本,以正常皮肤为对照,对丝聚合蛋白(Filaggrin,FLG)、兜甲蛋白(Loricrin,LOR)及内披蛋白(Involucrin,INV)三种重要的表皮终末分化蛋白进
介绍儿童抗磷脂综合征的疾病特点,尤其强调较为少见的肺部表现,加强儿科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促进临床医生对该类疾病的早期识别和诊断.
目的:探讨外显子靶向捕获二代测序技术在遗传性肌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遗传性肌病基因型-表型关联.方法:筛选与肌肉病相关的致病基因,设计肌病相关基因二代测序靶向捕获试剂盒Sureselect(Panel Version1和Panel Version2),采用外显子靶向捕获结合二代测序技术对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临床诊断为遗传性肌病的134例患儿(男89例,女45例,就
目的:比较中国儿童伴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的轻微脑炎/脑病(MERS)的病因、临床特征与日本、欧美国家儿童MERS的异同点.方法:报道2例儿童伴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的轻微脑炎脑病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点;同时以2000年1月-2015年2月为限,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及Web of science收集中国及国外报道的儿童MERS的临床资料
初步探讨多次呼吸测试法在检测哮喘患儿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exhaled nitric Oxide,FeNO)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各年龄组诊断哮喘组经多呼吸测试法测定的FeNO均值均高于未诊断哮喘组,多呼吸测试法测定FeNO无需患儿配合,仅需正常潮式呼吸即可,对于客观评估不同时期儿童的气道炎症状态具有较高的辅助诊断价值。
回顾性分析在本院进行过敏原半定量筛查的儿童中,其血清过敏原特异性sIgE阳性检出率及检出种类,初步评估过敏原半定量筛查方法对于儿童过敏性疾病诊断、治疗及病情评估中的临床价值.过敏原半定量筛查检测不仅可以快速评估机体致敏状态,同时适时监测机体致敏状态变化也可为今后预防过敏性疾病发生进展等预防策略上提供一定参考价值,今后工作中应更加注重过敏原筛查结果与临床工作的结合与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