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报道1例儿童大疱性类天疱疮。男性9岁患儿,躯干四肢红斑水疱9月。躯干四肢散在红斑,其上疑似鳞屑,曾诊断为银屑病;后双侧手足及四肢远端出现散在紧张性大疱,疱壁紧张,不易破裂,疱液清澈,尼氏征阴性。皮肤组织病理检查表皮颗粒层增厚;表皮下水疱;真皮可见大量淋巴细胞似带状浸润,少许嗜酸性粒细胞。皮肤免疫病理检查见表皮基底膜带有IgG、IgM、IgA、C3线状沉积。正常皮肤盐裂DIF:IgG、IgM、IgA
【机 构】
: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真菌科
【出 处】
:
2015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报道1例儿童大疱性类天疱疮。男性9岁患儿,躯干四肢红斑水疱9月。躯干四肢散在红斑,其上疑似鳞屑,曾诊断为银屑病;后双侧手足及四肢远端出现散在紧张性大疱,疱壁紧张,不易破裂,疱液清澈,尼氏征阴性。皮肤组织病理检查表皮颗粒层增厚;表皮下水疱;真皮可见大量淋巴细胞似带状浸润,少许嗜酸性粒细胞。皮肤免疫病理检查见表皮基底膜带有IgG、IgM、IgA、C3线状沉积。正常皮肤盐裂DIF:IgG、IgM、IgA、C3沉积在表皮侧。患儿经皮质类固醇治疗,疗效满意。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白念珠菌线粒体功能缺陷对菌株细胞壁结构、毒力及致病力的影响。方法:通过透射电镜观察野生株与缺陷株胞壁结构的差异,利用qPCR对比野生株与缺陷株细胞壁成分MNN4、PHR3,常见粘附因子ALS1、ALS3及毒力因子SAP9、SAP 10的表达差异,最后利用小鼠系统感染模型观察菌株在小鼠致死率及脏器菌载量等方面差异。
Melasma is a common pigmentary skin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facial symmetry distribution of irregular light brown to dark brown macules.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Kligman formula and whitening-cosmetic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ALA)联合红光或强脉冲光(IPL)的光动力疗法(PDT)治疗颈部光老化的疗效及其对皮肤屏障的影响方法:将颈前皮肤以甲状软骨为中心分为4个2 cm×2 cm区域,随机分为红光-PDT组、IPL-PDT组、红光组、IPL组.PDT组外用5% ALA乳膏敷育2h后给予红光/IPL照射.每4周治疗1次,共2次,治疗后随访8周.数码相机评估皮肤变化并比较治疗前后皮肤屏障相关参数如
2014年03月-05月,在全国选择多家医院中同时登记门诊所有就诊的湿疹皮炎患者共6208人,其中596名为特应性皮炎患者(男性271例,女性325例),年龄为0-93岁(30.2±17.5岁).特应性皮炎患者中肯定有继发细菌感染的为65例(10.9%),可疑感染的为375例(62.9%),没有感染的仅为156例(26.2%).
目的:探讨头面颈部皮肤病损运用整形外科理论及手段,如何取得最佳美容效果。方法:根据病损切除后皮肤缺损面积的大小,采用逆转设计法确定皮瓣大小、位置,严格无菌、无创操作。结果:512例头面颈部皮瓣全部成活,仅3例发生部分表皮坏死。结论:应用随意型局部旋转、推进、易位等各型皮瓣修复头面颈部病损切除后形成的继发皮肤缺损,可以避免使用激光、高频、冷冻、简单切除缝合及皮片移植后出现的疤痕、畸形、色素改变及皮片
寻常型银屑病是一种常见、难治并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初次发病多表现为点滴状皮损,多因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扁桃体炎而诱发,祖国传统医学在治疗本病方面有独特优势.2013年10月~2014年4月我科采用自拟银屑病1号方治疗急性点滴状银屑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目的:设计对隐球菌荚膜具有特异性标记能力的靶向金纳米棒,研究靶向金纳米棒在体外光热治疗对隐球菌活性的影响。方法:合成金纳米棒并与隐球菌荚膜抗体偶联,制备具有靶向性的金纳米棒,与隐球菌共孵育,进行体外CT扫描,并予近红外体外照射,观察影像学及隐球菌活性变化。结果:成功制备具有靶向性的金纳米棒,与隐球菌共孵后,隐球菌细胞体外CT扫描的HU值增高;体外隐球菌细胞活性变化如下:隐球菌与靶向性金纳米棒共孵后
获得性反应性穿通性胶原病属于穿通性疾病中的穿通性胶原病,其临床表现为中心出现脐凹的丘疹,覆以不易剥脱的痂皮,组织病理学可见表皮局部缺损,痂皮内可见变性的胶原纤维,真皮乳头可见胶原束穿出。现展示三例获得性反应性穿通性胶原病。
目的:报告一例发生于右手背的儿童局限型环状肉芽肿。方法:通过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对环状肉芽肿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女,12岁。右手背环状斑块半年余。皮损表现为淡红色斑块,皮损中心稍萎缩,周边隆起排列紧密融合成环状。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多灶胶原纤维变性,周围组织细胞呈栅栏状排列伴肉芽肿形成。阿新蓝染色示栅栏状肉芽肿的中央有阳性物质沉积。根据临床表现及组织
目的:报道1例误诊为孢子丝菌病的手臂皮损分离菌株的临床诊疗与真菌学研究结果。方法:对1例男性患者左前臂结节行针吸活检,并取针吸活检组织液做真菌镜检与培养,再进一步对分离菌株用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YST卡进行菌种鉴定,用ATB酵母菌药敏试剂条进行药敏试验,以及DNA序列分析(正在进行中)。结果:皮损分离菌株27℃及37℃培养见表面平坦、湿润、无粘性的淡乳黄色酵母样菌落,经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