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麦间作施氮和密度对小麦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及产量的影响

来源 :第十六次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li1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在杏麦间作模式下,探讨施氮量和密度互作对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确定杏麦间作不同密度下的合理施氮量及氮肥和密度的互作效应。[材料与方法]为探索杏麦间作模式下施氮量和密度对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主栽小麦品种新冬20号为材料,在杏麦间作模式下,设置4个施氮量水平[不追肥(CK)、追施尿素300kg/hm2 (N1)、追施尿素450kg/hm2 (N2)和追施尿素600kg/hm2 (N3)],在每个施氮量水平下设置3个播种密度处理[525万粒/hm2 (M1)、750万粒/hm2 (M2)、975万粒/hm2 (M3)],研究了杏麦间作模式下施氮量和密度对小麦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参数及产量的调节效应。[结果与分析]结果表明:N3施氮条件下M1处理穗数合理,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增加,最终获得了较高的籽粒产量。该处理拔节至灌浆期单株地上部总光合物质积累量及生殖器官光合物质积累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小麦旗叶光合速率(Pn)显著增强,光合机构PSⅡ的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开放的PSⅡ反应中心所占的比例(qp)显著提高,PSⅡ反应中心非辐射能量耗散(NPQ)显著降低。[结论]说明在杏麦间作模式下,通过合理种植密度、增施氮肥量,有利于提高小麦叶片光合速率、增加光合物质累积量的同时,促进了光合物质向籽粒分配的比例,是实现小麦高产的有效技术模式。不追肥至N2施氮量条件下应通过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提高收获穗数,以弥补穗粒数和千粒重的降低,提高产量。
其他文献
2011-2013年以中麦349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叶面喷施奇善宝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叶面喷施奇善宝对中麦349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增产2.9%-11.3%.叶面喷施奇善宝对穗粒数、千粒重影响差异显著,处理穗粒数比对照两年分别增加1.3粒、1.97粒,千粒重处理比对照分别增加1.94g、 2.30g.以拔节期增产效果最明显,穗粒数分别增加1.13粒、1.97粒,千粒
在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试验田,于2012-2013年和2013-2014年,以鲁原502为试验材料,比较研究了旋耕、深耕和耕层优化双行匀播3种耕作方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麦田0-90 cm内不同土层根干重密度、根长密度、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根系活力、根系SOD酶活性及MDA含量等理化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和旋耕与深耕相比,耕层优化双行匀播技术提高了小麦的千粒重及公顷穗数,使2012-201
[目的]本研究以冬小麦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深耕条件下不同培肥方式对麦田土壤碳、氮、水和小麦产量的影响,寻求高产条件下减少氮素损失、增加农田土壤固碳能力,提高水、氮利用率的途径,从而实现农田生态系统中碳氮良性循环.[方法]共设置三种培肥方式:秸秆直接还田(J)、牛粪还田(F)和沼液还田(Z),对照为秸秆不还田(CK).[结果]在0-20 cm土层三种培肥处理有机碳增量均为越冬期最高,在20
会议
2011-2013年连续2年采用定位试验方法,以安徽大面积主推小麦品种济麦22为材料,研究了在自然降雨条件下秸秆还田+深耕+播后镇压、深松+播后镇压、旋耕+播后镇压、旋耕和复式播种作业等5种播种方式对安徽淮北地区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旋耕+播后镇压"处理旗叶光合速率在孕穗期及花后20天分别为26.54和10.53 CO2m-2s-1,较"秸秆还田+深耕+播后镇压"处理
为探明灌溉对干旱区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影响,以甘肃河西走廊冬小麦适宜种植品种临抗2号为材料进行了本研究.在冬灌水(180mm)相同条件下,其它生育期以灌水量和灌水次数等共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拔节期165mm(W1)、拔节期120mm+抽穗期105mm(W2)、拔节期105mm+抽穗期105mm+灌浆期105mm(W3)、拔节期75mm+抽穗期75mm+灌浆期75mm(W4)、拔节期1
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研究方法,于2011-2013年研究了小麦-玉米轮作制度下玉米秸秆覆盖还田对冬小麦产量形成、氮效率及土壤硝态氮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秸秆覆盖还田配施225、300 kg N hm-2显著提高冬小麦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及其占全生育期干物质积累总量的比例,且冬小麦产量显著提高,起主要作用的产量构成因素是穗粒数和千粒重。秸秆覆盖有利于冬小麦个体发育,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群体数量。因此构建合理群体
通过4a、14个品种(系)、18个试点组成的全国旱地春小麦区域试验为材料,运用GGE双标图,定量研究了基因型、环境、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对产量变异的影响效应和主要农艺指标的变异.结果表明:环境、基因型、基因型与环境互作(GEI)对旱地春小麦单位面积籽粒产量有极显著的影响,其中由环境差异引起的产量差异远大于基因型和GEI,GEI的影响贡献大于基因型.地点×品种、品种×年份、地点×年份、地点×品种×年
在黄土高原半干旱雨养条件下,研究了不同覆盖方式(夏季覆膜,T1;秋季覆膜,T2;小麦碎秆覆盖,T3;小麦整秆覆盖,T4;夏季覆膜+麦秆还田,T5;旧膜二茬利用,T6;无覆盖对照,CK)对旱地冬小麦土壤水分、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T6在各时期、各土层土壤含水量普遍高于CK,全生育期0-200 cm土层平均含水量高于CK0.9个百分点,相当于增加储水量22.5 mm;其他5个覆盖处理可明显改善开
为了探明稻茬小麦免耕栽培技术在鄂北地区的应用效果,分析稻茬小麦免耕栽培技术增产增效的原因,2010年来连续3年开展了稻茬小麦免耕栽培试验,对免耕机械条播和常规栽培稻茬小麦的次生根和分蘖发生、穗粒数和实际产量进行了比较,并对免耕机械条播稻茬小麦的生产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小麦叶龄为6.6时,免耕机械条播稻茬小麦次生根条数为10.8条,分蘖2.2个,比对照分别增加2.2条和0.5个,增幅分别为2
为了探明不同播种方式对稻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分析稻茬小麦免耕机械条播技术增产的原因,2010年来连续2年开展了稻茬小麦播种方式试验,通过定株和定点调查,对免耕机械条播、机耕机旋播种、机耕人工浅播下的稻茬小麦分蘖成穗和产量形成进行了研究.定株调查结果表明,免耕机械条播平均单株分蘖10.4个,成穗7.0个,比机耕人工浅播分别多6.4和4.0个,比机耕机旋播种分别多7.4和4.6个;定点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