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30在结外NK/T细胞淋巴瘤中的临床和预后意义

来源 :第八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第三届中国肿瘤医师大会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fei1988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已经在多种淋巴瘤中报道了CD30表达的临床和预后意义,但其在结外NK/T细胞淋巴瘤中的作用尚有待探索. 方法:对我中心131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和免疫组化特征,以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131例患者中,71例为CD30阴性,60例为CD30阳性.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在131例患者中,71例为CD30阴性,60例为CD30阳性。两组患者的基线临床特征和近期疗效无显著差异。与CD30阴性患者相比,CD30阳性者中穿孔素(83.9%vs64.1%,P=0.065)、CD8(52.2% vs28.1%,P=0.070)的表达率偏高,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较多见(80.0% vs16.70%,P=0.080).对于所有Ann Arbor分期患者而言,CD30阴性和阳性患者的3年总生存相近65.5%vs 57.4%,P=0.793。但是,在工期患者中,CD30阴性病例的3年总生存显著高于CD30阳性病例(92.1% vs 67.0%,P=0.023)。在全组患者中发现的大多数生存预测因了(包括年龄、分期、淋巴结受累、局部侵犯、结外病变数≥2等)并不适用于CD30阳性病例,但在CD30阴性病例中仍然能够预测生存。 结论:CD30阴性和阳性NK/T细胞淋巴瘤之间存在一定的异质性。与CD30阴性NK/T细胞淋巴瘤相比,CD30阳性NK/T细胞淋巴瘤更多地表达细胞毒性T细胞免疫标志物,工期患者的预后更差,且缺少预后因了。
其他文献
家蚕(Bombyx mori)作为重要经济昆虫和鳞翅目昆虫模式,其突变体是生理学、遗传学、功能基因组学等研究宝贵资源,现已保存有600余种稳定的天然突变体,已有300多个突变性状被定
本研究以聚乙烯醇为分散保护剂,以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为主要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甲基丙烯酸(MAA)及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FM)为功能性单体,以丙烯酸十八酯
磷脂酶C (Phospholipase C, PLC)和二酰甘油激酶(Diacylglycerol kinase, DGK)是脂信号途径中的两个重要酶。PLC能够水解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Phosphatidylinositol-4,5-bi
在HBV相关肝癌中,乙型肝炎病毒大S蛋白(hepatitis B virus Large S protein,LHBs)和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HBx)是肝癌组织中最常被检测到HBV相关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