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 , CPI ),是反映居民购买并用于消费的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的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它是衡量生活成本变动和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已经成为政府关于金融、货币、财政、消费、工资、社会保障等政策的制定的重要参考之一。
由于有很多复杂的因素对CPI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利用这些因素建模并准确预测CPI是非常困难的。而通过前面分析发现,利用综合反映全部因素的CPI本身时间序列进行模拟和预测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通过对比不难发现,由于BP神经网络通过非线性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模拟,其预测精度高于仅限于线性模拟的ARMA模型的预测。当然,由于存在偶然或突发因素对CPI产生影响,不排除在某些时点的预测误差偏大。因此在实际中要灵活应用这些方法,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在数据建模预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种偶发因素,以达到对CPI走势更精准的预测。
使用模型并结合定性分析对2011下半年CPI走势预测分析,虽然CPI会在下半年第3季度见顶并下行,但由于一般情况下价格的豁性和上涨回落的非对称性,CPI仍要在高位运行一段时间,短期内通货膨胀的压力仍很大。因此仍要对通胀压力时刻保持警惕,继续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巩固抑通胀的成果,保持宏观调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由于此轮物价上涨是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大背景下产生的货币、成本和输入性等复杂因素综合起作用的混合性通货膨胀,所以一味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未必有益于通胀问题的解决,而是会压低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生产的动力。近来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和美国经济增长乏力使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上升,凸显出全球经济复苏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这将直接影响我国外贸出口。因此货币政策要注意适度灵活,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灵活性和针对性。同时,需配合有针对性的财政政策对抗通胀,加大对低收入人群的财政支出和补贴,通过财政税收政策适当平衡企业面临的成本上升压力。总之要在抑通胀和稳增长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为“十二五”国民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