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挫折能力是个体面对挫折和失败时,能正确认识挫折、从挫折中恢复情绪和应对挫折的意志及行为等方面的能力。抗挫折能力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的保护因素。社会支持是指社会支持个体从其所拥有的社会关系中所获得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分为主观社会支持、客观社会支持和利用度三个维度。尽管已经有一些实证研究对于社会支持对抗挫折能力的影响效应进行了考察,但是对于两者间的影响机制却有待进一步探索。本研究试图探讨,自尊和自我效能感在社会支持和抗挫折能力之间的中介作用,对于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方法:研究采用了社会支持问卷、抗挫折能力问卷、自尊量表(SES)、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四川自贡、四川西昌、西藏阿里、云南昆明各地的一所中学共976(平均年龄=14.98)名初中生进行测试。采用了SPSS 22.0和AMOS 22.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中学生抗挫折能力、自尊和自我效能处于中等水平。(2)中学生抗挫折能力与社会支持、自尊、自我效能感显著相关。(3)结构方程分析结果显示,主观社会支持与抗挫折能力存在显著正相关(r=0.314,p<0.01),主观社会支持可以直接正向预测抗挫折能力,自尊和自我效能在主观社会支持和抗挫折能力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且存在主观社会支持→自尊→自我效能感→抗挫折能力的链式中介效应。(4)社会支持利用度与抗挫折能力存在显著正相关(r=0.157,p<0.01),自尊在其中起完全中介作用,且存在利用度→自尊→自我效能感→抗挫折能力的链式中介效应。结论:社会支持能通过自尊和自我效能感影响抗挫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