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热解动力学研究

来源 :2004年中国生物质能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ishi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热重分析方法研究了玉米秸原料的热解行为,并以之为基础分析了热解动力学特性,建立了热解动力学模型,获得玉米秸热解反应活化能E=66.7kJ/mol,频率因子A=3806.83S<-1>.利用所建立的动力学模型对热解过程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现出良好的准确度.利用动力学模型重点分析了升温速率等因素对生物质热解过程的影响,并探讨了热解过程机理.
其他文献
通过RT-PCR方法从休哈塔假丝酵母Candida shehatae中得到木糖还原酶(XR)基因XYL1.将该基因连入酵母表达载体pDB的强启动子ADH下,得到重组表达载体pDB-XYL1.通过乙酸锂转化方法将pDB-XYL1转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中.休哈塔假丝酵母木糖还原酶(XR)基因XYL1的成功表达为后续的利用木糖的重组酿酒酵母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高效发酵产氢细菌的产氢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pH值,温度,微量金属离子的浓度等.经过查找资料还发现在间歇实验中对产氢细菌进行氮气吹沸也会影响细菌的产氢能力,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得用实验来验证.
本实验主要对木质纤维素稀酸水解液游离细胞的乙醇发酵菌种与发酵方式进行研究.通过对1#菌和2#菌以及1#菌与3#菌两组混合菌种的驯化,得到了能耐受一定浓度发酵抑制因子并获得较高乙醇产量的菌株.用1#菌和2#菌混合菌种和1#菌与3#菌混合菌种进行批式发酵,72小时内,乙醇产率分别达到了理论值的90﹪和82﹪.对补料批式发酵进行的初步研究也取得了比较好的结果.
本文以鼓泡流化床为气化反应器,采用空气-水蒸汽气化松木粉制备了富氢燃气,在NiO-MgO固溶体催化剂上,通过添加沼气重整富氢燃气,调变化学当量比,制备了含氮的生物质合成气.生物质合成气合成醇醚燃料的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添加沼气(0.8Nm/Kg)重整,90﹪以上的生物质碳转化为合成气,甲醇和二甲醚的最大单程产量分别为0.13Kg/Kg和0.244Kg/Kg.
以纤维素废弃物制燃料乙醇过程中产生的两种不同废液为原料,并以啤酒发酵废液作为对比研究,分析了原料的组成和性质,确定了相应的处理路线.原料的相应产物分别通过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图等分析比较,并用DNS法、端基法等测定了糖含量、低聚糖分子量等.针对测定的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提出了两种不同原料的利用趋向.
生物质油是一种环境友好、可再生的燃料,具有替代传统化石燃料的潜力.本文介绍了目前各种应用生物质油的技术及其研究现状.改善生物质油品质和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生物质油是发展生物质快速热解液化技术的关键.
利用不同菌种的固定化细胞对木质纤维素稀酸水解液进行乙醇发酵,通过对1#菌与2#菌混合菌种及3#菌的批式发酵,以及1#和2#菌、1#菌和3#菌、2#菌和3#菌混合菌种及3#菌的补料批式发酵的研究结果表明,1#菌和2#菌及1#菌和3#菌混合固定化对木质纤维素稀酸水解液进行补料批式乙醇发酵,可得到满意的结果.
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石油的不断开采,石油资源供不应求,寻找新能源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点策略.本文主要是对秸秆等生物质的裂解重组的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秸秆裂解重组后生成汽柴油馏分和环氧乙烷等化学品.
本文介绍了一种快速流化床式生物质热解液化装置的研制及其技术特点,从初步实验结果来看,该装置可以用来对木屑和稻壳等固体生物质进行热解液化,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的进料器、反应器和冷凝器均可长时间正常工作,尤其是生物质进料和生物油冷凝具有特色;热解热源经进一步完善后即可进行中试装置的研制.
我国农村兴建管道燃气必须是市场化运行机制,秸秆气化不宜走单一供气路线,单一供气路线是没有经济效益的.农村秸秆气化必须走综合利用路线,必须把副产品变为商品,从而获得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秸秆气化必须具备一定比较大的规模,不能只满足供气规模,而要考虑副产品的市场供应规模.近几年,多次有国内外商欲购几万吨秸秆炭和几千吨木焦油,因无货而不能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