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挑选50个宽频带台站的垂直分量地震波形,经过零相位Butterworth数字滤波后获得周期为8-25s的Rayleigh波波形,然后通过读取峰值振幅计算了面波震级。获得俄罗斯陨石空中爆炸的冲击波在地面激发的震动相当于面波震级Ms为4.17±0.31的地震。根据这一震级以及空气波与地面的祸合效率估计,该陨石空中爆炸的当量约为570kt。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深部研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9 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
【出 处】
:
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挑选50个宽频带台站的垂直分量地震波形,经过零相位Butterworth数字滤波后获得周期为8-25s的Rayleigh波波形,然后通过读取峰值振幅计算了面波震级。获得俄罗斯陨石空中爆炸的冲击波在地面激发的震动相当于面波震级Ms为4.17±0.31的地震。根据这一震级以及空气波与地面的祸合效率估计,该陨石空中爆炸的当量约为570kt。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南美俯冲带的地震活动性特征的分析,构建出三维俯冲形态,并按照不同深度对南美俯冲带形态特征进行定量解算,给出俯冲带大致的产状参数及空间位置,进而分析南美俯冲带形态深度特征。反演的结果表明俯冲带随深度的增加倾角变大,走向发生逆时针旋转,表现出整体的板片俯冲趋势。该研究为后续该地区应力场分析以及板块活动趋势提供基础资料。
基于地震活动性模拟和震源机制解分析,利用区域地震活动和震源机制解,研究了日本M9.0级地震震源区2003年-2011年期间区域应力状态及其变化,结果表明:2011年“311”日本M9.0级地震震源区的最大主应力方位角约为290°,与日本海沟走向(约200°)近垂直,倾角20°,最小主应力倾角约为70°-80°,表现为逆冲型应力结构。此外,该区域摩擦系数为0.2;2003年到2011年3月9日期问,
地壳应力场对于地球动力学研究和地震孕育环境研究是十分重要的.目前求解应力场的一种重要方法是根据地表地质断层的走向、倾角和滑动方向,假定这些地质断层的滑动是应力场导致的,进而求解符合地质断层观测的应力场的解.然而目前大部分活动断层信息是定性描述.断层的走向和倾角是可以精确测量的,对于滑动角,很多地质资料给出断层的滑动性质,未给出确定数值.传统的应力场求解方法不能采用这些定性资料来约束应力场.而这部分
通过余震序列目录完整性分析得到了最小完整性震级随时间变化的表达式。主震后0.02天到主震后0.3天时间段内,最小完整性震级随时间的对数线性下降,在主震后0.3天以后最小完整性震级稳定在ML1.1左右。基于修正的大森公式,对2013年7月22日甘肃崛县-漳县MS6.6地震余震序列时间域衰减特征进行了分析。鉴于主震后短时间内目录遗漏的余震较多,首先利用崛县台连续地震记录波形的高频包络差,检测主震后3小
近场波形反演获得的4级以上余震震源机制结果显示,2个序列存在明显差异。汉川地震主震为带有走滑分量的逆冲型地震,其余震以逆冲和走滑型为主,但震源机制存在明显的时空分段性,余震区南段早期逆冲型地震多于走滑型,晚期余震走滑型多于逆冲型;余震区北段与此相反,早期余震走滑型多于逆冲型,晚期逆冲型多于走滑型;而余震区中段及南段理县NW向分支余震类型早期与晚期差异不大,分别以逆冲型、走滑型为主。根据震源机制给出
使用PMC方法对西昌台阵的地震监测能力进行了评估:对于网内地震,ML0.6级基本可被完整监测到。使用震相观测报告和波形互相关方法对地震进行了精确定位,定位结果显示: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安宁河断裂北段的石棉附近,中段和南段以及则木河断裂地震较少。使用P波初动和振幅比方法,测定了255个ML≥1.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石棉附近主要以走滑类型为主,而冕宁、西昌附近以正断和逆冲为主。在安宁河断裂北段的
一种小型化的新型低成本天顶照相机研制成功,使得组建试验观测网验证天文时纬残差震前异常现象、深入开展地震预测研究并优化提取前兆信息的方法成为可能.天文时间和纬度的观测资料的残差序列在仪器周围发生强地震前出现短期异常波动的现象,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被发现,初步研究认为这种短期异常波动来自震前地下物质的剧烈运动引起的铅垂线变化对天文时纬观测的影响.为使天文时纬残差震前异常现象尽快发展成为可实际应用的
利用四川、云南、贵州、重庆、广西、西藏的国家区域台网和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假设的20 个宽频带临时台站三分量宽频波形记录,使用波形拟合方法得到了2007 年8 月至2013 年9 月发生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161 次地震(3.5<Ms<7.0)的可靠震源机制解.进一步补充93 次哈佛大学GCMT 解,对研究区进行0.5°* 0.5°的网格化,使用阻尼系数反演方法,开展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反演.在此基础上
本研究逐个分析了各向异性与倾斜因素对接收函数各向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层厚、速度和密度情况下,决定接收函数图案总体形状的是界面倾角和各向异性的plunge,而且plunge起到的作用会比倾角大;走向和trend只会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影响图案的排列(移动)顺序,而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图案的性质;在plunge增大的同时,各向异性减小,当变到90度时各向异性完全消失。此外,当倾斜和各向异性混叠
根据贴体网格方法,将粘弹性波有限差分方法推广到含形起伏的模型中。差分计算采用MacCormack格式(Xie and Yao, 1988)。它是一种时间二阶、空间四阶度的格式,隐含对高频成分的耗散,易于消除由非物理因素产生的高频振荡。最后,利用能够精确处理起伏地形的谱元法对新的2D粘弹性有限差分方法进行了验证。将已经立的粘弹性模型,和具有高斯山谷和峡谷的介质模型,同时加载到谱元法程序specf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