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硼替佐米静脉注射和皮下注射的疗效和周围神经病变等副反应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dcoffee_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硼替佐米皮下注射(Subcutaneous,SC)最近作为一种新的用药方式用于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我们的回顾性研究,主要基于硼替佐米治疗的MM患者,对使用SC或静脉注射(Intravenous injection,Ⅳ)的疗效及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方法:研究201 1年3月至2015年10月在本单位就诊的154例初发未治MM患者,均接受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联合化疗(PCD/PAD/PD方案: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环磷酰胺或阿霉素)作为诱导治疗方案。154位患者按照用药方式不同分别列入Ⅳ组和SC组;根据硼替佐米的用量1.0mg/m2或1.3 mg/m2列入Ⅳ亚组和SC亚组这4个亚组。Ⅳ组和SC组进行比较,评估硼替佐米的两种不同用药方式对疗效及毒副作用的差别。四亚组间,分别在硼替佐米剂量为1.0mg/m2和1.3mg/m2时,比较Ⅳ和SC的不同用药方式在同一硼替佐米剂量下对疗效及毒副作用的差别。结果:我们的结果显示,Ⅳ和SC的疗效相似(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率为50%vs 40%;很好的部分缓解(very good partial remission,VGPR)率为34.5%vs 30%,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率为10.7%vs 25.7%)。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周围神经病变(peripheralneurology,PN)、感染、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副作用。数据表明,硼替佐米SC的患者在PN(≥2级Ⅳvs SC为45.7%vs 21.7%,P=0.009)、感染(≥3级Ⅳvs SC为40.7%vs 20.3%,P=0.011)、消化不良(≥2级Ⅳvs SC为61.9%vs 13.6%,P<0.001)、血小板减少(≥2级Ⅳvs SC为84.7%vs 63%,P=0.007)方面比Ⅳ有更好的耐受性。在便秘、贫血、中性粒减少等方面,Ⅳ和SC组患者并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结论:我们中心的数据表明,硼替佐米皮下注射和静脉注射有相似的疗效,但在PN及感染、消化不良、血小板计数减少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上有更好的耐受性。我们推荐硼替佐米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予患者给药。
其他文献
通过对老化油的热化学-离心脱水技术在现场工业化应用,研制了针对老化油加热的自变相掺蒸汽加热装置和掺蒸汽-活性热水水洗加热工艺;研制了水洗沉降缓冲罐;在对国内外老化油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和高中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实施途径过程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突破口之一。本文依据高中心理健
目前,由于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导致竞争实力不强,甚至企业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影响。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查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
通过在标准拉伸试样上采用激光再制造的方式制得厚0.4 mm的Ni25AA熔覆层,再进行拉伸实验,研究激光熔覆再制造过程对试样拉伸性能的影响,并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拉伸试样组织,采
聚磷腈是一类以P、N原子单双键共轭交替为主链的有机-无机高分子,有两个有机、有机金属或无机侧基与主链上每个磷原子相连。多样性的侧基结构使得聚磷腈材料应用于多个领域,
相比于单参数故障诊断方法,多参数故障诊断方法可以更加准确地识别出设备的故障工况。但在实际应用中,多参数监测方案的制定较大程度依赖于从业人员的经验和知识水平,敏感对
在人人高喊着"情感化设计"、"人性化设计"的今天,设计师的每个动作都试图力证自己的设计是从最初的设计理念,到方案设计到最后的产品实现都是全方位关怀用户心理的。而最终呈
以人因工程为指导对智能电网中能量管理系统(EMS)人机交互的设计进行探讨,重点对人机交互的关键技术进行剖析。对单窗口多视图、多窗口多视图及多屏多视图等3类多视图呈现方式
为了提高我省中考英语听力、口语测试评价信度和工作效率,省教育厅从2009年起,对全省英语中考采用人机对话的形式将听力和口语合二为一进行测试。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当积极研
近年来,有关可挥发性有机物(VOC)排放的立法越来越严格,使得溶剂型涂料逐渐被取代,新型的环保型涂料成为研究和发展的热点。紫外光(UV)固化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