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来的研究发现皮层的异常活动在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脑磁图可以非侵袭性的探测偏头痛患者的皮层活动,所以本研究的目的是用脑磁图技术从低频(1-4HZ)到高频(1000-2000HZ)共9个频段来分析静息状态下偏头痛患者的皮层的异常活动及其与临床特点相关的关系.本研究的对象为22个处于偏头痛发作急性期的患者(6个有先兆偏头痛,16个无先兆偏头痛)和22个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对照.对于处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来的研究发现皮层的异常活动在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脑磁图可以非侵袭性的探测偏头痛患者的皮层活动,所以本研究的目的是用脑磁图技术从低频(1-4HZ)到高频(1000-2000HZ)共9个频段来分析静息状态下偏头痛患者的皮层的异常活动及其与临床特点相关的关系.本研究的对象为22个处于偏头痛发作急性期的患者(6个有先兆偏头痛,16个无先兆偏头痛)和22个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对照.对于处于急性发作期的偏头痛患者和正常健康对照进行静息状态下持续时间为120s的脑磁图磁源信号采集和磁共振的定位扫描.采集后对脑磁图信号和磁共振信号进行融合后进行数据分析及统计学分析.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江苏地区H型高血压患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的方法,检测35例江苏地区H型高血压患者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收集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3年1月-2014年6月确诊脑小血管病患者200例.于入院后次日清晨空腹采血,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每例患者进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的测试.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131例和认知功能障碍组69例.后者依据MMSE评分标准分为轻度41例、中度20、重度8例.
目的:探讨新型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血管病(ACVD)并发多器官功能失常综合征(MOI)S)的效果.方法:将2008年09月~2012年09月并发MODS的104例ACVD患者(伴有肺功能衰竭、胃肠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心功能衰竭)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比较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经过治疗生存者除再次进行GCS和N
目的:通过一项多中心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评价银杏酮酯分散片联合阿司匹林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治疗和二级预防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以江苏地区五大医院为研究中心,于2010年10月至2014年6月,招募发病7天之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4分以上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银杏酮酯+阿司匹林试验组及阿司匹林对照组,进行180d药物干预及随访观察.
目的:缺血性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性、高致残率的特点,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治疗方法有限,在很短的时间窗的限制下仅有少数患者能够获得溶栓治疗.脑组织缺血缺氧后其损伤机制复杂,主要有:氧化应激、炎症、兴奋性氨基酸毒性及凋亡等.目前动物实验和人体研究均已证实了炎症反应在缺血性中风的病理过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抑制缺血性中风后的炎症反应在缺血性脑保护的治疗上是行之有效的.淫羊
目的:明确年龄对自我空间导航能力及环境导航能力的影响.方法:共分为2组,青年人组(年龄20-25岁)、老年人(年龄60-75岁).两组受试者经神经心理评估均没有认知能力下降,头颅MRI检查脑白质病变Fazekas分级1级或没有白质病变.分别进行空间导航能力测试,分析结果.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病灶分布模式及析因分析.方法 1.分析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6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头颅磁共颈结果将其分成前循环皮质、放射冠、基底节和后循环梗死,并记录其性别,年龄,生化指标及有无高血压、糖尿病和心房颤动等的存在;2.比较有无合并糖尿病时各亚型脑梗死的分布差异和不同亚型脑梗死组间糖尿病阳性率的差异,分析亚型脑梗死与糖尿病间的相关性,据此进一步回归分析相关亚型的危险因素.
目的:1)研究荭草苷是否可以改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的认知功能障碍;2)研究其改善认知功能障碍的可能机制.方法:制备APP/PS1双转基因小鼠作为AD动物模型,腹腔注射荭草苷(20mg/kg/day,共20天),通过Morris水迷宫试验评估荭草苷对AD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小鼠海马组织中老年斑和神经原纤维缠结的生成情况,以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马组织
在发病4.5h内静脉使用r-tPA溶栓是目前唯一被证实有效的治疗措施,但是其对于大血管病变的血管再通率较低.正是低的血管再通率推动了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发展,因为后者可以提高血管再通率.但任何治疗措施都是双刃剑,没有最好的治疗措施,只有最合适的治疗措施.本文将回顾相关文献,综述如何选择适合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盗血综合症的病因、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代偿机制、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9年4月至2013年4月住院的诊断明确的13例颈内动脉盗血患者的病史资料、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随访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