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治胃痞症初探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八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sda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讨孟河费绳甫的脾胃学说思想.从学术源流、学术思想的实际应用等方面,论述孟河费绳甫对于论治胃痞病的学术观点和临床应用经验.费绳甫在继承历代孟河医家脾胃理论的基础上,对胃痞病的论治有着独到的见解,对后世医家有一定启迪意义.1.遵循脾升胃降之机,注重辛开苦降之法2.辩证四诊合参,尤以舌诊为重3.注重饮食调护,重视情志诱因4.用药轻灵,顾护中州脾胃之本5.病机虚中夹瘀,注重活血补虚,虚实同治胃痞病系临床常见脾胃系疾病,病因复杂,中医在该病治疗上颇有优势.费绳甫从"阴虚、气滞、血瘀"着手治疗本病,临证以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用药巧妙,组方严谨,为临床治疗胃痞病开拓了思路,值得后人认真体会应用.
其他文献
消化不良是用来描述"难以消化"的医学术语,指的是位于上腹部的一组异质性的症状,包括"器质性消化不良"和"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FD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消化系统症候群,占消化疾病患者的20%-40%.FD患病率高,具有慢性、复发性、难以缓解性的特点,明显地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质量.由于种种限制,目前尚无治疗FD特效方法及药物,FD的治疗一直困惑着医疗工作者.
会议
目的:观察滋阴养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用滋阴养胃汤(玄参、茯苓、白术、白芨、沙参、花粉、内金、青皮、三仙、甘草)治疗;对照组40例用蒲元和胃胶囊治疗,两组病例有合并症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1个疗程后有效率,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滋阴养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
会议
介绍李佃贵治疗胃癌前病变经验。首次提出浊毒学说,浊毒既为致病因素,又为病理产物,浊毒内蕴为胃癌前病变的核心病机,采用分期论治,分别给予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滋养胃阴。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病症结合,病下辩证。
会议
介绍李佃贵教授妙用方药治疗胃癌前病变(PLGC)经验.胃癌(GC)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占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二位,PLGC与GC发生密切相关.及早识别、防治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成为降低胃癌发生率和死亡率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李佃贵教授运用浊毒理论妙用方药治疗PLGC,注重辨病及辨证,病、证、症、药相结合,精于药理,审时度势,疗效颇丰.1浊毒瘀虚,胶着致病2.病、证、症、药,四管齐下李佃贵教授治疗
会议
隆起糜烂性胃炎(raised erosive gastritis,REG)是一种胃黏膜病灶呈隆起改变且伴有顶端糜烂的特殊胃炎.REG临床表现不典型,除常见消化系症状如腹部胀、闷、疼痛以及反酸、嗳气等,少数患者可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贫血及低蛋白血症,故对患者生活质量有一定的不良影响.REG病因复杂,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酸的异常分泌、不良的生活习惯及精神心理因素等相关.它的发病机制仍未被完全阐明
会议
探讨胃癌的中医证型分型和中医体质分布情况,为中医药干预胃癌提供临床指导意义。目前胃癌的中医分型研究上,主要是从体质分型和中医证型两方面研究,并且以中医证型研究为主。掌握好中医分型的规律,有利于认识人体对某些致病因素的特敏性,及其疾病的趋向性。所以研究胃癌的中医分型,具有拓宽胃癌的辨证思路,临床上注意辨证论治和辨体论治相结合,对胃癌的早期预防和诊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从胃癌证型的文献分析,大多数学者
会议
隆起糜烂性胃炎作为一种特殊类型胃炎,临床症状欠典型、发病年龄跨度较大、发病率较高、病理有高度癌变倾向,被第十届世界胃肠病学大会列为具有高度癌变倾向的疾病之一。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该病在组织病理上存在着上皮、胃小凹的增生,腺颈部延长,纤维组织增生,部分再生腺管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异型增生和/或肠上皮化生,黏膜肌层过度增生,进而形成特有的隆起性病变。目前已在临床观察中发现部分REG癌变病例和一些相关癌基因改
会议
为了调查广州地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疾病的流行特征,研究者自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通过对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住院及门诊就诊患者的采访,调查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凭、职业及中医证型,采用Excel软件记录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分析,采用频数计数法.最终得到广州地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疾病的流行特征.广州地区FD患者在年龄分布、性别构成、文凭分布及职业分布等方面与既往研
会议
脾胃是气机升降的枢纽,脾胃病多与气机升降失调有关。脾胃升降无序,脾胃病曰久则脾胃虚弱",运化无力,导致饮食停滞、积湿生热酿痰、浊阻气滞等继发病机的出现,进而出现疼满、嘈杂、嚷气、胃胺痛等相关症状。肝与本病的发生亦有密切关系。胃主通降,即胃气有保持畅通、下降的运动趋势。如胃气不降,就可产生病满、反胃、气、呕吐、恶心等症状。《素问。宝命全形论》曰:"土得木而达",说明脾胃的正常运化离不开肝气的疏泄条达
会议
Background: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 denominated by Crohns disease and ulcerative colitis,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abdominal pain, diarrhea and bloody stool.The standard protocols for trea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