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胃肠动力紊乱性疾病的方药研究

来源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六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xf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于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治疗,临床中最常用的中、西药及方药的探讨研究.实际运用中又因其副作用的限制导致其作用范围的进一步局限.能否从中医常用药中寻到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少的替代物,一直是中西医消化界积极探索的内容.
其他文献
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还不完全清楚,已知可能的致病机制与脑肠轴功能紊乱、胃肠激素(脑肠肽)失调等因素相关,其病因涉及人体内局部器官乃至中枢脑一肠轴和社会、心理、情志的多因素环节,脑内许多区域和核团均参与了胃肠道运动的调节.已有大量研究发现,CGRP与痛觉信号的传递有密切的关系,是痛觉信息传递及痛觉过敏产生的重要物质.自1987年许多学者创立c-fos原癌基因表达法以来,现已被广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胃肠功能性疾病,表现为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有大便性状或排便习惯的改变,不但危害人们健康和影响其生活质量,而且占用大量医疗资源,给社会经济带来较重负担.国外统计约占胃肠门诊的20%~50%.2000年潘国宗等在北京进行了一项随机抽样调查,同时采用改良Manning标准及罗马Ⅱ标准诊断IBS,其结果显示IBS的发病率分别
土鳖四逆散为本人多年研研而成,在临床上运用于慢性肝病、肝纤维化、中早期肝硬化患者疗效确切,尚在12年前已有临床总结,近十余年来该方药进一步得到期完善,疗效有了进一步提高.为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对土鳖四逆散的作用机制作一探讨,我们使用该方药进行了动物实验,现将实验结果报告。
在2002年至2003年期间,湖北省洪湖市中医院俩位医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Ⅰ、Ⅱ、Ⅲ度直肠脱垂36例,取得了临床上满意的疗效.
生物治疗方法在国外已经在临床上应用,近年来国内也开展了该项治疗.我科新引进了生物反馈治疗仪,应用临床上治疗功能性便秘患者,目前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在脾气虚的病理过程中有关细胞因子与脾虚间的相互作用,近来倍受关注.本文拟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探讨脾气虚证患者胃粘膜内表皮生长因子和三叶因子的表达及其意义,目的是筛选中医证型的客观指标,为指导慢性胃炎的诊疗提供客观的依据.
本文针对32例糖尿病性胃轻瘫症患者的中西医结合的药物治疗和采用中药加穴位注射的治疗方法、治疗本病,结果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从1995年6月至2004年7月,著者运用赵树森主任医师的经验方"平肝健胃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360例,治疗效果满意.
本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例作了分组临床治疗对照.总有效率高出对照组27.1%,并可协调胃肠功能,同时还可解除患者的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精神因素.具有明显改善胃肠动力障碍的作用.
本文对胃癌前病变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近况加以总结探讨.对胃癌的防治著者提出了自己见解.为今后将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发展有一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