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城市供水信息化与数字城市建设的深度接轨——以高密市水业公司城市供水信息化建设的应用为例

来源 :第二届中国国际数字城市建设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jk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供水作为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它的信息化是建设数字城市的重要内容。城市供水信息化与数字城市建设,只有采用统一地数据标准体系和技术规范,才能实现了城市供水信息数据库与数字城市信息数据库有效的交流和共享,为各级政府和部门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充分发挥城市供水在数字城市建设上基础平台作用。本着以上原则,高密市水业公司开发建设的"城市供水协同管理平台",依据城市供水的业务流程,分为营业、生产调度、管网地理信息和办公自动化4个子系统。经过近一年的运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县市供水企业推进信息化和数字城市建设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和行业推广价值。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综述我国建筑智能市场现状,认为数字社区控制网络产业联盟(简称DCN联盟)产生,是建筑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在对DCN联盟运作分析的基础上,推断这种新的市场行为对联盟成员无疑是种合作多赢的机会。由推演建筑智能联盟今后的走势,提出其发展对策;通过总结DCN联盟的作用与操作问题,得出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对"新版的企业联合体"是至关重要的结论。
家庭是社区的基本单元,社区是城市构成的有机体,在信息化日趋发展的今天,我们的城市也进行着一场数字化的革命,而打造数字化城市的一项基础工程就是用网络紧密连接这些家庭和社区,做到连接随时、随地、高效、经济、安全。借助于比较成熟的无线IP网络,以蓝牙等为辅助手段,结合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融入第二代互联网(IPV6)技术,并使用多种安全技术为保障,将小区的每个有效元素(计算机、智能家电、安防设备、IP电话
文章针对当今中国建筑智能化市场的特色和信息传播渠道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自身的工作实践经验,着重论述了在建筑智能化行业中开辟具有其行业特色的新服务平台的建没思路。文章主要分以下三个部分:1.中国建筑智能化的技术和市场概况以及存在的问题2.目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服务平台在智能建筑行业的发展情况。3.针对目前国内的发展形式和特色。
选取三江平原湿地典型村作为社区案例,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等方法和手段,经实地调查社区的自然资源状况,分别研究分析社区资源状况评价系统建设方法和功能设计。通过对退耕还湿、对比分析和产业结构调整等3个规划场景的分析,对替代生计和湿地保护等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提供辅助决策。
本文以市国土局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为例,基于土地详查数据及土地利用现状信息和土地规划信息,在市国土局建立以土地规划数据为主题的规划数据库和应用系统。系统从数据集成和系统集成的角度阐述了国土规划子系统在国土业务办公化系统中的地位、作用和特点,最终实现办公自动化和业务处理系统无缝结合的图素一体的规划管理系统。
随着城市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房产管理工作也日益繁重复杂,传统的纯MIS管理系统已无法满足房产管理的需要。"数字房产"的概念便应运而生,它集成和利用各类信息资源,快速、准确、完整、便捷地提供房地产综合信息服务,提高房地产业的决策能力和行政效率,推动产业信息化。本文系统介绍了"数字房产"平台的系统设计、总体框架、主要应用功能和特点,并指出了未来"数字房产"建设的前景和发展趋势。
本文所阐述的应用GIS的城市夜景照明规划支持系统是一种适用于照明规划领域的规划支持系统模型,结合多媒体、可视化信息,可以更好的发挥信息管理、成果展示和辅助决策作用。本系统一方面可以为规划决策者或政府官员提供多方面的评价方法,提供决策的建议和依据;另一方面可以发布于互连网上,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和选择、参与规划决策的机会。从而最终做出科学的、合理的、节能的规划决策。
结合近年来城市管理的发展趋势,本文阐述了建立城市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意义及作用,主要介绍了较完整的城市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结构及其具体功能的构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规模正在迅速扩大,道路、桥梁、绿地、河道、管道等城市公共基础设施随之成倍增加。然而,设施管理单位在人、财、物等各方面的投入增加比例远跟不上设施量的增加,如何管好日益增多的公共设施,发挥其最大功效,是城市管理者所面临的严峻问题。本文以宁波市城管理局城区内河管理处实施的"城区内河管理信息系统"为实例,就如何在数字化平台上实现城市河道管理的科学化、高效率和精细化进行了有益的
深圳市城市交通仿真系统(SUTSS)是深圳"城市交通仿真与公用信息平台"的一期建设内容和启动工程,以城市智能交通公用信息平台为依托,以城市交通仿真为核心技术是本期建没的技术思想。系统包括:城市交通信息通信与传输网络;城市交通信息综合采集与处理系统;城市交通仿真(宏观、中观、微观)系统;城市智能交通公用信息平台和城市交通信息服务系统五个部分。如何从构架城市智能交通公用信息平台体系结构入手,将城市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