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已成为居民体育生活的重场域。本文研究的中国居民网络体育诉求课题,数据来源于为人民网在2006年上线"地方领导留言板",是2008年正式运营的唯一全国性网络问政平台,至今整整十年时间。在这十年时间里,中国居民网络问政共153万余条,各地党政一把手及有关部门的领导干部共回复将近100万条,回复量达到三分之二,可以说已经成为中国居民政治诉求的一个主要渠道,同时也引起了全国各省市区党政领导干部的高度重视。从2009年起,也就是该平台正式运行一年之后,就有安徽,山西等地开始尝试用政府"红头文件"来解决反应集中、民意较大的诉求,并已初步形成模式。1.研究数据的获取在153万条留言中,为了准确筛选出有关体育诉求的内容,从而确定了"体育""运动"和"健身"三个关键词,应用网络爬虫工具编写了脚本程序,经过历时1周的抓取,别得到了相关留言留言共有4124条,经过再次人工筛选,留下将近2794条有效留言信息。2.中国居民网络体育诉求时空分析从时间纵度上看,民众的网络体育诉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十年之前,民众的体育诉求集中于运动场所、活动场地的短缺,经过十年政府的大力投资与建设,如今民众的体育诉求已经发生转变,包括对运动环境、运动器材、交通便捷度等方面的诉求。从时间横度上看,民众表达体育诉求时间节点是不同的,总体而言,春夏季提出诉求的数量大于秋冬季,7-9月份提出体育诉求的数量较大,其中九月份所提出的诉求最多,占到了10.9%。可以看出季节变化对体育诉求的影响。但是,在每年的春节后,民众发布体育诉求的数量会有一个明显的上扬,这是中国传统节日对民众诉求的影响。从地域跨度来看,南北方的民众的体育诉求明显不同,北方民众更多诉求于体育运动环境改善和体育运动场馆的增加,而南方民众则更多的诉求于体育运动交通便捷性的改善和体育运动带来的噪音的抑制。从民族分布来看,汉族地区的民众,大多诉求更倾向于运动环境的改善和体育运动带来的消极影响的改善;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民众更多的诉求倾向于运动场所的增加和体育教育的需求。3.中国居民网络体育诉求的类型特征中国居民网络体育诉求的最多的类型是场地器材完善,接下来依次是运动环境改善、体育医疗保健、体育教育教学、体育政策法规。4.中国居民网络体育诉求文本分析4.1诉求文本用词情感分析经过分析、处理、归纳和推理,我们将体育诉求文本的情感态度分为三大类:负向情感文本、中立情感文本、正向情感文本。4.2诉求文本类型分析通过对诉求文本的研究,我们将中国居民网络体育诉求分为以下五个种类,按照数量排序为:吁请型、投诉型、建议型、支撑型、询问型。4.3诉求文本表达方式与长度同文化程度之间的关系居民网络体育诉求的文本长度在4-4000个字符之间,平均字符到达了300余字。网络体育诉求文本的长度也与受教育程度成正相关,即受教育程度越高,所提出的诉求文本内容更充实、依据更夯实、理由更充分、措施更具体。5.针对网络体育诉求政府回应性分析5.1政府对体育诉求的重视程度在筛选的数据中,向书记提问共有1938条,占到69.4%;向省市长提问共有856条,占到了30.6%。同样地方有关党政领导的总的回复率达到了63.9%,这样的数据一方面体现出政府对民众体育诉求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政府有信心,有能力解决和处理好中国居民体育政治各方面的诉求,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以及大国应有的态度。中部地区回复率较高,以河南为例,共提出了293条体育诉求,回复率占到了10.5%,无论是数量还是占比都较高。在西部欠发达地区整体回复率偏低,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共提出7条,回复率仅有0.2%。可以说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同样在也存在例外,在西部省份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诉求共有111条,回复率有4%,尽管诉求数量位于全国前列,但是回复率仍不高。而作为中国一线城市,对外开放的窗口——广州而言,仅有66条诉求,而回复率也仅仅只有2.4%,政府回应率却较低,这反映出政府的回应率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又不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而与当地政府和执政者的重视程度有着较大的关系。研究结论与建议:6.1结论十年来,居民网络体育诉求态度、问政渠道都在发生在变化,从不敢问,不知道怎么问发展到敢于问、勤于问,再到现在的问的深、问的细,其中不仅仅是民众健康意识的增强,更有平台的完善、渠道的增多、政府的重视等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居民通过网络表达诉求的规模大幅增长,其中对场地器材类的关注度最高、其次为体育教育教学、运动环境改善和体育政策法规的议题。时空因素、议题类型和诉求方式是政府回应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其研究结果反映了体育诉求与政治互动的发展与演进特征,通过网络这一现代科技方式实现居民体育诉求和政府回应性的良性互动,势必需要政府和居民充分信任,共同努力,其路虽艰,但结果必丰。6.2建议首先,政府的回应性是建立在完善的回应性制度之上的,同时通过"地方领导留言板"也不难看出绝大部分省份均建立了较为固定和完善的回应性制度,并且这种制度是应该具有长效性和跟踪性。对于民众在网络上所表达的体育诉求,各地政府在态度和行为也发生了质的改变,积极听取民众的声音,当好"社会服务者"这一角色,切实将百姓的意见和需求摆在首位,绝不以牺牲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作为发展手段和形象工程,"以人为本,以民为轴"才是现代政府应该有的观念和意识。其次,要使我国居民体育诉求得到满足,使人民群众享受到良好完善的体育场馆和设施,充分行使享有健康的权利,既需要民众提出合理、理性的体育诉求,同时也要求政府正确面对民众的体育诉求,不能因诉求难度低、易操作就就及时回复,对于难度大、不易操作的诉求就选择性的"视而不见",进一步强化政府回应性政策"四梁八柱"的建设和完善仍旧是当前和之后一段时间内的重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