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所致的胃粘膜淤血、水肿和糜烂等病变称为门脉高压性胃病(PHG)。本病单用西药治疗效果欠佳,笔者自2004年1月~2008年12月,采用疏肝健脾活血方配合普萘洛尔及兰索拉唑治疗PHG6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机 构】
:
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南昌 330006
【出 处】
:
第二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所致的胃粘膜淤血、水肿和糜烂等病变称为门脉高压性胃病(PHG)。本病单用西药治疗效果欠佳,笔者自2004年1月~2008年12月,采用疏肝健脾活血方配合普萘洛尔及兰索拉唑治疗PHG6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其他文献
从上个世纪50年代,首次实现心电信号模数转换(A/D),心电信息计算机化就成为心电技术发展的主要潮流,并且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心电信息也同时逐渐走进数字化、网络化。今天伴随着临床医疗信息化的迅猛发展——HIS、PACS、LIS、CIS、麻醉系统、病理系统等正逐步覆盖临床的各个领域,对于作为临床常规检查的心电检查的信息,实现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渴求也更是同趋强烈。在多年数字化心电发展的基础上,认真和重
大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易发生血行、淋巴转移和肝转移。肿瘤的浸润和转移不仅影响着临床疗效,也是肿瘤复发、死亡的主要原因。诸多学者已对大肠癌转移、复发做了深入研究,希冀能明确大肠癌转移相关蛋白。本文旨在应用蛋白质组技术比较两种不同转移潜能的大肠癌细胞株的蛋白质表达谱及5-FU化疗前后蛋白的不同表达改变,为阐明大肠癌转移机制提供有价值的研究基础。
本文对本院外科采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各种类型的门静脉高压症178例病例进行了回顾,并总结了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门静脉高压的治疗效果。
直肠癌根治术是治疗直肠癌的有效手段,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临床上经常遇到高龄和/或并发重要脏器功能异常的直肠癌病人不能行直肠癌根治术;虽然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率逐年提高;但由于手术操作复杂等原因;仍有一部分病例行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病人难以接受腹壁结肠造瘘,术后生活质量下降。本文采用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永久植入的方法治疗低位直肠癌4例,结果表明,肿瘤局部得到有效控制。
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胆总管一期缝合一直是近年来讨论的热点课题,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成熟与发展,在国内临床报道也不断增加,本文介绍了本院自1998年9月至2008年12月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523例的过程,浅谈了取得的良好效果。
随着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前的常规应用,越来越多的症状不甚明显的继发性的胆总管微小结石在LC术前被检出。本文介绍了243例病例选择腹腔镜术中联合胆管镜或十二指肠镜治疗细径胆总管(内径约2~8mm)结石的一次性手术方案(LCDCS),浅谈了取得的效果。
临床上,功能性胃肠病(FGID)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质量,反复检查又没有结构或代谢异常或能解释症状的证据。FGID的患者为数众多,花费巨大,临床迫切需要一个更为积极、有效的诊断体系。部分研究者较早开始了FGID的临床研究,但由于对FGID的入选标准存在很大差异,临床意义有限,在此背景下,试图推动并规范FGID的研究,开始了系统并具临床可操作性的罗马之路。近20多年来,随着现代技术和神经胃
目的:通过柴胡疏肝散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肝气郁结证心理状态及胃肠神经敏感性、胃排空、胃肠激素等影响的临床研究,揭示功能性消化不良肝气郁结证忠者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依照随机原则,自北京中医医院选取35例功能性消化不良肝气郁结证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治疗组予柴胡疏肝散治疗4周,重点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疗效,单项症状疗效及胃肠激素、胃排空、胃电图、饮水试验情况,并结合心理评估报告,同时与健康志愿者对
目的:通过观察健脾清热化瘀中药对大鼠胃溃疡愈合质量及胃粘膜炎症反应的影响,探讨健脾清热化瘀中药提高大鼠胃溃疡愈合质量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冰醋酸注射法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雷尼替丁组(西药组)、健脾中药组(中药A组)、清热中药组(中药B组)、化瘀中药组(中药C组)和健脾清热化瘀中药组(中药D组),设立正常对照组(空白组),每组10只。造模3天后按人与大鼠体表面积换算,治疗组200g大
目的:通过观察隆起糜烂性胃炎中医证型与Hp感染及p5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之间的关系,探讨中医证型与Hp感染及p53、PCNA的关系,以及不同证型在分子生物学水平上的异同,以期更好的协助指导中西医结合防治隆起糜烂性胃炎。方法:选择REG中医辨证符合脾胃湿热证、脾胃气虚证、脾虚湿热证的患者63例,脾胃湿热证17例,其中Hp阳性者9例,Hp阴性者8例;脾胃气虚组16例,其中Hp阳性者1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