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城乡现代化发展中永葆江南水乡特色——无锡乡土建筑保护的实践和思路
【机 构】
:
中共江苏省委
【出 处】
:
2007年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乡土建筑保护会议
【发表日期】
:
2007年6期
其他文献
广州湾是南路抗日救亡运动最早兴起及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展,抗战爆发后广州湾一度成为中国的航运中心,肩负着中国战时运输物资的重任,成为战时中国贸易重镇,对大西南物资供给起到重要保障作用,是南路各界人士进行抗日活动最活跃的舞台,展示了全民族抗战的历史画卷,是南路抗战文化最繁荣的胜地,引领着南路抗战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中共在南路进行统战工作最主要的阵地,为壮大抗日力量作出了重大贡献,是
黎民伟不仅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革命志士,也是香港历史上文化名人,更是早期中国电影的拓荒者中的重要人物,他一生却与广州湾结下不解之缘.主要与他父亲黎兆昆一直在广州湾从商有关,黎民伟年轻时也在广州湾做过稻米生意.香港沦陷后,他为了摆脱日本人的纠缠,避难广州湾,在艰苦的环境下,他开饭店、演话剧、放电影,成立游乐场,始终难舍一个文化人的救国之心.日本军队占领广州湾后,他毅然携全家奔赴广西,又开始新一轮的流
抗战时期,由于是法国租借地的关系,广州湾偏安一隅.特别是赤坎作为租借地的商贸中心,更是一度商贾云集,货如轮转.中共地方组织充分利用租借地这一特殊的政治环境,在赤坎设置领导中心,领导雷州半岛和整个南路的抗日斗争;各类抗日团体将赤坎作为开展抗日救亡宣传的主阵地,掀起抗日救亡高潮.相对和平的环境,自然也成为广州、香港及珠江三角洲地区、东南亚等地战争难民的逃生处、落脚点.同时由于处在雷州半岛的核心地位,因
作为中国著名文学家、报人,夏衍抗战期间长期奔波在上海、广州、桂林、香港等地,以《救亡日报》《华商报》《新华日报》为阵地,从事团结抗战、反对日军与国民党反动派的工作。夏衍在此期间,曾两次路经广州湾,并撰有《广州湾通讯》一文,在广州湾名人史上留下了浓烈的一笔。在他的笔下,广州湾既是抗战期间中国联系海外的重要物资、人员的交通枢纽,也是畸形“繁荣”的法国租借地,这提示需要客观看待广州湾历史的多样性。另外,
广州湾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明代嘉靖年间的方志和图经上,是以渡口形式展示给世人的,它的频频出现与海防密切相关.广州湾自唐初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它的前身是“九州湾”,陆名沿革于九州岛,“九州岛石”作为“广州通海夷道”的航海地标至今已有1300多年.在广州湾坊都,法人已于百年前设立引导灯桩,新中国成立后,湛江商港在建港时又对之予以修复,使其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的海上导航作用.
抗日战争期间,日寇相继占领我国大中城市,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等沦陷,我国沿海出海口也遭到日军的封锁,海外邮路多处阻断.广东是海外华侨侨眷的聚集地,海外侨胞寄往家乡的书信和侨汇常常被日军截获和检查.为了维持海外邮路的畅通,支持抗战,从1938年12月15日起,遂溪邮局成立了国际邮件总包互换处,到1945年抗战结束,广州湾—遂溪的邮路成就了一条抗战国际邮路.这条邮路不仅是一条军事秘密邮路,也是海外华
“广州湾”一词最早在明代的文献中已有记载,且有“广州湾”与“广州湾”两种不同的写法,最初是指广东吴川县南三都附近的水陆地域,随着1898年法国提出租借广州湾的要求并派兵强占,“广州湾”的地名内涵发生了根本变化,其面积比明清时期扩大了很多,并从模糊的没有明确界限的水陆地域变成了具有明确边界的行政区.1898年法军强行登陆广州湾占领海头炮台的野蛮行径遭到了激烈的反抗,但法军以少胜多,故以法国军人崇拜的
湛江硇洲岛经过了宋朝至近代的长期开发过程.宋元时期属开发的早期,以军事驻防为主,经济和文化发展不足,在南宋二王驻跸之后有所改观;明清时期仍保留优越的军事战略地位,成为两朝抗击海盗的前沿阵地,同期经济和文化建设有长足发展,在迁界和复业等历史事件中与朝廷有复杂的互动;到了近代硇洲岛开发有所拓展,表现为修整道路和振兴教育等计划及实施;法国租借硇洲岛后由于其强烈的建设军港计划,硇洲岛的开发实际上有所停滞和
本文总结了无锡市在对大遗址保护工作的探索与实践过程,提升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性和自觉性。对无锡现有的遗址遗存作了认真的梳理,研究把握它的基本特点。在城市更新与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以敬畏的态度看待历史文化遗产,贯穿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算好三笔账。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寻求文化事业与经济发展,以及民生致富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