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文化是一种追求"和谐"的文化,"它既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也追求人类的身体与心灵、自我与他者、世俗存在与精神信仰的和谐"。当代,生态文化建设的提出即在于呼吁人们共创"和谐"。"和谐"乃是整个物理世界的活动规律,亦是维护全球生态之根本。充满和谐精神的生态文明世界无疑是一种诗意栖居的美学境界。文章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结合生态文化的相关理论,对武术的审美追求与文化创造进行了分析与解读。认为:自古以来,泛"和谐"的价值取向一直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表现特征,几乎涵盖了各个实践领域,作为民族传统体育典型代表的中国武术,自然概莫能外。众所周知,武术追求的就是一种天人和谐、人际和谐、个体和谐的审美之维。在天人和谐观指引下的中华武术追求人体与自然的统一,强调人是宇宙的一部分,反对人与自然的对立或相违,强调二者的"和"与"顺";在追求人际和谐的同时,中国武术形成了"君子之争,以和为贵"的伦理型竞技,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排斥了残酷的竞争和血腥的对抗,形成了有东方特色的光辉熠熠的武德文化和独树一帜的套路演练形式;在追求个体和谐的思维模式下,中国武术形成了形神统一、内外兼修、身心和谐的技术要领和审美范式。由此可见,和谐的价值理念促成了武术有别于西方竞技体育的中国传统体育特色,武术之和谐审美观切实地使其成为了当代生态文化建设的践行者。因此,当代武术的发展也须臾不应该偏离生态文化的"和谐精神"内核。它不仅要注重融汇中西——将自己放在"大武术观"的视域下以一种包容的心态不断向外拓展与汲取,善于和其他武技平等交流,互通有无,扬长避短,力争打造出多种武技文化和谐共赢的良好生态环境;而且,它还要强调结合内外——将武术的生态思想、人文价值、教化理念等等借鉴国际通用的艺术语言,通过视觉文化的包装与打造,用当下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出来。只有这样,才能被大众广泛的接受和认可(包括西方受众),不囿于一时一地,真正将武术之"大美"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成为全球的共享,为世界各族人民造福。最后强调,只有综合考量武术的"变"与"常",才能使武术"生态系统"始终保持着一定的张力;只有准确把握武术的"体"与"用",才能使武术"生态文化"的审美之维处处洋溢着和谐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