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马拉硫磷可乳化粉剂(EP)研究

来源 :第八届全国农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grgdgd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乳化粉剂的概念:农药可乳化粉剂(Emulsifiable Powders,EP),它是将不溶于水的有效成分(溶于或稀释在一种有机成分中),加入适宜的乳化剂、助剂,再吸附在适宜的载体上制成。外观为干燥,可自由流动,无可见外来物和硬团块的粉状物。使用时,产品在水中分散后,形成一种常见的水包油(O/V)型乳状液。根据用水稀释后分散和乳化状况,施药时采用与其类似的乳油(EC)、可湿性粉剂(WP)或可乳化粒剂(EG)的处置方法。研究意义:时至今日,可乳化粉剂在欧美的应用充分显示了它的优越性,这一先进剂型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有关可乳化粉剂的工业化、产品及应用的报道甚少,尚处于初始阶段。制造一种可实际应用的可乳化粉剂,填补我国可乳化粉剂的空白。所以,对可乳化粉剂这一新剂型研究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氯化反应一般使用三氯氧磷(POCL3)、光气(COCL2)、三氯化磷(PCL3)、氯化亚砜(SOCL2)及氯气等作氯化剂。但用氯化亚砜作氯化剂时,同时产生SO2、HCL尾气,且有时会发生磺酰化副反应,影响其使用;用光气作氯化剂时,由于它为剧毒物品,且常温为气体,不利于运输,国家严格定点生产,严重影响其使用范围;氯气虽价格便宜,液氯易运输,但其又是强氧化剂,在反应过程易产生副反应,在使用上也有一定的
△3-二氢呋喃-2-酮类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含氧杂环系列化合物,其中一些具有除草活性。并且△3-二氢呋喃-2-酮是制备拜耳公司开发的高效杀螨剂-螨危的重要中间体,目前此类杂环化合物已经引起许多化学工作者的关注。考虑到原子利用率,本文用新的路线合成了标题化合物,并通过核磁共振谱和质谱对化合物进行表征,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其晶体结构。
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 L.)为菊科一枝黄花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北美洲。上世纪30年代中期作为观赏植物引入我国的上海、南京等地,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归化,目前进入快速扩散期。加拿大一枝黄花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迅速蔓延,长江中下游的浙江、江苏、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省份也有较大面积的发生,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西南各省区以及黄河流域的河南和东北的辽宁亦有报
磺酰脲类除草剂是一类新型超高效除草剂,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类除草剂。自1975年杜邦公司George Levitt博士发现该类化合物具有除草剂活性,并于1982年首次开发出除草剂绿磺隆,至今已发展成为除草剂中的一大类品种,已登记的品种有27个之多,在国内外被广泛用于农田杂草防除。文章通过不同提取系统的比较和检测条件的优化,建立可快速检测土壤中8种磺酰脲类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
在我国生产的农药多以仿制国外产品为主。同时在我国往往出现一个产品有多家企业的等级生产,对此涉及到相同农药产品登记问题。为此,根据哥斯达黎加通用产品国家商会主席和拉丁美洲国家农业化学品工业协会主席拉曼·马卡亚提供的资料编录了本文以供参考。为了确定“相同农药”登记体系的最佳运行方式,ALINA(拉丁美洲农用化学品协会)分析了拉丁美洲和其他地区的农用化学品的登记制度。其中许多实施方法采用自阿根廷的登记制
化学农药是农、林业病、虫、草、鼠害的克星,对防治农作物病、虫、草害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产量的增长,化学农药施用量也逐步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农业由于病、虫、草三害,每年使粮食损失占总产量的一半左右,使用化学农药大概可挽回其中的30%。但人类对化学农约的依赖,过多地施用化学农药,对人类及其生存环境影响极大,导致了明显的不良后果。化学农药既是农业的保护神,又是危及人类健康和破坏人类
臭氧的氧化性很强,其氧化还原电位仅次于氟。臭氧反应后生成物是氧气,所以臭氧是高效的无二次污染的氧化剂。臭氧在饮用水和废水处理的应用十分广泛。其作用为杀菌消毒、去除色度、控制臭和味、氧化有机物、改善絮凝效果以及加强难降解有机物的生物可降解性等。臭氧在水中的氧化过程包括臭氧分子直接反应和臭氧分解产生羟基自由基的间接反应。由于羟基自由基的氧化还原电位远高于臭氧分子,间接氧化反应的速率要快于直接反应。本文
本文介绍了热点农药的生产情况及发展趋势,分析了热点农药产品废水治理现状及存在问题,针对热点农药废水开展的治理及资源化技术进行研究。
蔬菜是我县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常年种植面积达25000 hm2,其中黄瓜6500 hm2。夏季高温,极利于蚜虫的繁殖和暴发,造成大面积叶片发黄、卷曲,影响光合作用,导致黄瓜产量和品质下降。本研究利用10.5%啶虫脒乳油防治黄瓜蚜虫,在小区试验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桃树细菌性穿孔病是由黄单胞杆菌属甘蓝黑腐黄单胞菌(Xantlwmonas pruni Dowson)侵染造成的病害,是桃树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也侵害果实和新梢,常引起早期大量落叶和果实裂纹,流行年份减产可达30%以上。为寻找对该病较为有效的无公害抗生素类杀菌剂,笔者于2007年选用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制,黑龙江强尔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8%宁南霉素(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