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选择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吡咯水溶液,采用恒电流电沉积方法在1Cr18Ni9Ti不锈钢表面合成了稳定的导电聚吡咯(Ppy)涂层,并应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涂层对合金在0.3mol/lHCl水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py涂层能有效地抑制基体不锈钢的活性腐蚀,明显地提高基体金属的点蚀电位.随着涂层厚度的增加,涂层对基体的保护作用增强.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金属腐蚀与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沈阳)
【出 处】
:
2004年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交流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择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吡咯水溶液,采用恒电流电沉积方法在1Cr18Ni9Ti不锈钢表面合成了稳定的导电聚吡咯(Ppy)涂层,并应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涂层对合金在0.3mol/lHCl水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py涂层能有效地抑制基体不锈钢的活性腐蚀,明显地提高基体金属的点蚀电位.随着涂层厚度的增加,涂层对基体的保护作用增强.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Zn-Fe合金的优点以及应用现状,选用低铁含量(含铁量小于1﹪)的Zn-Fe合金为研究对象,对其电化学沉积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在考察的范围内,随着镀液中铁含量的增加,镀层中的铁含量有先增加、后减少的特点,存在反常共沉积现象,Zn的4s轨道总是优于Fe而被填充,这是出现反常共沉积的原因之一.
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AMT)常用作分析试剂、医药和农药中间体以及感光材料.近年来,AMT作为铜的缓蚀剂,被推荐用于保护的新型的缓蚀剂,并可作为其他金属的缓蚀剂.本文综述了AMT的性质和缓蚀剂的应用研究.其中主要讨论了AMT在金属缓蚀保护上,包括碳钢、不锈钢和铜的缓蚀作用上的应用和在古代青铜文物保护中的应用.
为了探讨极化对铝合金SCC敏感性的影响,采用慢应变速率拉伸技术研究了不同恒电位极化条件下7075T6、7075T351、7075RRA铝合金的应力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在-1200mV~-735mV(vs.SCE)电位范围内,不论是阳极极化还是阴极极化,甚至弱极化,都会增加7075铝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应力腐蚀断裂敏感性,无论哪一种热处理状态的7075铝合金在极化电位下的I均明显高于腐蚀电
微液滴现象是一种新发现的实验现象,当易被腐蚀的金属表面上预先形成有腐蚀性主液滴时,在合适的条件下,主液滴的周围有更小的微液滴出现并不断扩展.微液滴的形成和扩展遵循一定的规律,并与大气腐蚀起始过程密切相关.电化学极化结果显示,大气腐蚀过程中的腐蚀电流是微液滴形成和发展的推动力.
利用Ni与纳米Cr粒子(平均粒径为39nm)共沉积的方法,在镍基体上制备Ni-Cr纳米复合镀层.通过测试沉积过程中阴极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研究了纳米Cr粒子对Ni沉积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镀液中纳米Cr粒子浓度的增加,加快了Ni离子向阴极表面的传递速度,增强了纳米Cr粒子在阴极表面的吸附,使阴极表面活性面积增加,极化曲线向正向移动.用Z-View软件拟合后得到的结果说明,随着镀液中Cr粒子
本文简单介绍了总体防腐系统工程技术的概貌,包括精心的防腐蚀设计、LCC法基础上的合理选材、正确的安装施工、规范化的生产操作、适时的腐蚀检测/评价/腐蚀剩余寿命预测/维修/保养对策和延寿使用技术等,指出必须正确处理好单元装置的防护和总体结构防腐蚀优化设计和管理之间的关系.
通过电位-时间曲线、动电位极化曲线及电化学交流阻抗(EIS)、扫描电镜(SEM)研究了达克罗涂层在3.5﹪NaCl溶液中的耐蚀机理.结果表明,除片状金属粉的牺牲阳极保护和屏障作用、六价铬化合物的钝化作用外,涂层难溶性的腐蚀产物在涂层中及表面的沉积所产生的封闭作用在达克罗涂层耐蚀性能中起重要作用.
采用线性极化、动电位扫描和交流阻抗等电化学方法对A钢在3.5﹪NaCl和含有缓蚀剂溶液中的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A钢在含有缓蚀剂溶液中比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速率明显低,其结果与失重法所测相一致,并用塔菲尔斜率等法对缓蚀剂的缓蚀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表明此缓蚀剂属混合型缓蚀剂.
本文采用丝束电极技术,测定了混凝土浸泡在10﹪NaCl溶液中和10﹪MgSO溶液中铁丝束的自腐蚀电位、极化电阻分布由及其随时间的变化,测定了铁丝在加有NaCl成MgSO的混凝土模拟溶液中的腐蚀情况,研究了NaCl和MgSO对混凝土中钢筋腐蚀的不同影响.
采用海水全浸和直流极化技术测试了921钢在海水中的腐蚀电化学性能,研究其在海水中的阴极保护参数.进一步采用低应变速率应力腐蚀试验(SSRT)方法结合扫描电镜断口微观分析,研究了921钢在海水中自然腐蚀电位和不同阴极电位条件下的应力腐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921钢在海水中自然腐蚀条件下没有应力腐蚀倾向,当施加阴极电位低于-0.950V出现耐应力腐蚀性能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