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内蒙古东部农区异常干旱影响因子分析

来源 :2005年全国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xuefa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统计2004年内蒙古东部农区21个站3~8月平均降水量和气温要素,指出2004年内蒙古东部农区春夏出现了近45年来罕见的严重干旱,且干旱主要发生在春季到初夏。分析研究影响干旱的物理因子,得出2004年内蒙古东部农区的干旱是叠加在干旱少雨背景下的环流异常形成的,且使干旱更加严重。同时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北半球1959~2004年月平均500 hPa高度场网格尺度为5°(纬度)×10°(经度)的格点资料、北半球500 hPa月平均环流特征量资料、东亚季风资料,分析研究冬半年贝加尔湖高压、初冬乌拉尔山高压、春季亚洲经向环流、东亚夏季风向冬季风过渡时期的年代际变化对内蒙古东部农区春夏连旱的影响。上年乌山高脊从春季到冬季、鄂海高压从6月到10月、青藏高原B指数从6月到12月的月际变化,对内蒙古东部农区春夏季降水短期气候预测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对发生在2004年8月13日德令哈地区的大雨天气,从环流背景、中小尺度天气系统、水汽热力条件和动力机制以及地形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造成大雨的内在机制,是一次大环流形势调整后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与新疆东移冷空气在副高边缘交汇时低涡辐合带强烈发展,激发了前期堆积的不稳定能量,同时中尺度天气系统的发展为大雨提供了水汽、能量和动力条件,并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大雨天气的预报
本文主要应用多普勒雷达基数据资料,结合天气图实况物理量场,对2004年4月25日出现在华北区域的一次大范围较强降雨过程进行了分析。应用MGS法改善的EVAD技术,计算出垂直高度层的平均散度和平均垂直速度,初步分析了此次降水过程的动力学特征。发现由雷达数据计算出的散度和垂直速度与天气图计算值吻合得非常好,而且雨强和雷达探测范围内各高度层的辐合、辐散有比较密切的关系,这给预报降雨生消以及有效地实施人工
利用MM5V3中尺度数值模式对2004年5月19日登陆的孟湾风暴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讨论了风暴中心移动路径,分析了风暴登陆前后的流场、动力场和热力场结构,并与西太平洋登陆台风的结构变化做了比较。研究结果认为,风暴中心的模拟路径与实况路径虽有一定误差,但总趋势均向东北方向移动,表明模式对本个例的模拟预报可以参考;孟湾风暴登陆前后,其结构与登陆台风变性阶段一样,经历了从热带气旋的基本对称的垂直分布结构
本文在《浙东沿海地区强对流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1990~1999年4~9月探空资料,计算了由探空资料得到反映热力学、动力学和水汽条件的几十个物理量参数,采用极值剔除法分别对冷锋型、准静止锋型、气旋型、台风型这四种天气形势下不同区域求得的各物理量平均值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各型强对流12小时预报决策树,其强对流12小时预报的成功指数均都在40%以上,漏报率为0,并用2000~2001年资
研究多普勒天气雷达速度场的结构特征,特别是用多普勒速度场零速度线产品动态分析定位气旋或台风中心位置,是一种即时性好而且适用的方法,另外用多普勒雷达零速度线“弓”型回波来判断辐合辐散场的变化趋势,从而定性判别降水的变化,这在短时降水预报中是一个很有用的指标。
非参数回归(NPR)天气预报技术是基于天气学天气预报方法而提出的一种类似于案例推理分析的启发式统计天气预报技术,也可以说是一种类似于天气预报员基于天气原理分析的预报技术。通常它有四个主要部分,第一是存放全部历史数据样本集的数据库,第二是近邻样本子集的搜索,第三是最优化近邻子集,第四是形成预报估计的计算。本文应用K近邻非参数回归(NPR)天气预报方法进行区域云量预报试验。试验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比较好的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4年3月26~28日发生在我国北方的强沙尘暴过程进行了天气学成因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沙尘暴天气是发生在高空环流形势由纬向环流向经向环流调整期间,高空小槽分裂东移并逐渐加深,引导冷空气东移南下,从而造成了地面的大风和沙尘天气。气旋发展初期是上冷下暖且增温增湿;成熟期和后期是下冷上暖,层结状态是由不稳定逐渐演变为稳定。地面干区的存在是沙尘形成的一个
本文以统计为基础,并以产生春季雷暴的天气演变过程相似为依据,选取北京地区四个比较典型的个例进行合成和物理量特征诊断分析,分析发现:蒙古气旋中低层较强的斜压性以及高空辐散和低空辐合的分布为北京雷暴的发生创造了动力抬升条件;高低层湿位势涡度的不同分布对于该型雷暴预报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另外,与相似形势下产生春季大风而未产生雷暴的三次天气过程合成对比分析还表明:蒙古气旋中心的位置及水汽条件的不同可能是产生
在常规的天气分析基础上,尝试用事件概率回归方法来预报咸阳机场辐射雾的消散,以实现雾消预报的定量化。选取咸阳机场1992~2002年95个辐射雾日样本资料,进行事件概率回归分析。入型条件为:早晨06时(北京时)咸阳机场有辐射雾(能见度vis≤700 m),考虑4 h后辐射雾消散与否的概率。因子的选取根据因子间及因子与预报量间的相关系数决定,所求回归方程经F检验是显著的。预报效果经回报与试报,准确率达
通过对2000年1月1~2日发生在我国东北地区一次大范围强暴雪天气的分析,得知这次降雪发生在大尺度两槽两脊的形势下,影响系统是高空低涡和低层切变线,地面则是蒙古气旋前部的一个孤立α-中尺度低压。上冷下暖的热力结构有利于中低层不稳定能量的释放。水汽集中在对流层中下层,水汽源地是南面的渤海。对流不稳定与条件性对称不稳定共存的热力-动力结构,是暴雪发生的一种触发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