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智能化“工期-费用”综合控制方法

来源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2018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u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期长、地下工程多,工程所在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不可预见因素较多,导致工期及施工组织方案发生重大变更,工期、费用控制难度大.所有项目业主都期望在合理工期内实现项目目标且费用投入最少.本文提供一种智能化的工期费用控制模型,以快速解决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工期、费用控制技术,对工期、费用实现自反馈和智能化快速纠偏纠错.跟踪计算施工均衡性、工期偏差、费用偏差,将输出的数据反馈到模型中,再对工期、费用投入情况进行动态化再控制,实现对"工期一费用"综合控制模型的动态化、智能化.
其他文献
洛宁抽水蓄能电站位于豫西北高山峡谷区,工程区具有黄河水系山区河流"大水大沙""峰高量小"的水文特点,因蓄能电站高水头机组对过机含沙量的控制要求,洛宁抽水蓄能下水库采用专用库的设计模式,泄水建筑物由库尾拦沙坝和泄洪排沙洞、库内放空洞组成.库尾拦沙坝上游天然河道狭窄、河床纵坡大,拦沙坝库盆不具备调蓄能力,按常规全排思路设计,泄洪排沙洞规模按频率洪水洪峰流量设计,导致泄洪排沙洞洞身尺寸大、施工工期长、经
近年来,中国的抽水蓄能电站设计、施工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的发展,广蓄、天荒坪、泰安、宜兴、张河湾、西龙池、洪屏等大型抽水蓄能电站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行,通过几十年大量的工程实践,中国积累了丰富的抽水蓄能电站水库库盆防渗工程建设经验.但对岩溶地区抽水蓄能电站库盆防渗的研究并不多,本文依托句容工程探讨岩溶地区抽水蓄能电站库盆防渗形式的特点,研究各防渗形式对岩溶区的适应性,为其他类似工程库盆防渗形式选择提供参考
中国西南地区大型水电工程的引水隧洞普遍存在着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形条件特殊,隧洞埋深大、洞线长、施工条件复杂等突出特点,勘测设计及施工过程中存在高地应力、高外水压力、岩溶发育等诸多难题,这些问题往往会成为制约整个工程的关键因素.本文以立洲水电站为工程背景,从复杂地质条件下开挖支护设计、钢筋混凝土衬砌结构设计、关键技术研究、施工质量检测等方面阐述水工隧洞工程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提出解决方案或思路
通过整体水工模型试验,研究了托帕水库泄洪冲沙洞和溢洪洞水力学关键问题,优化了托帕水库泄洪冲砂洞和溢洪洞不同部位的体型,结果表明:泄洪冲沙洞导流期采用平底出流体型、正常运行期采用差动式挑流鼻坎体型,能满足不同运行期实际情况,达到预期的消能效果;溢洪洞进口、竖井段以及出口挑坎体型的优化,改善了洞身水流流态、减轻了下游河道冲刷严重的情况,也达到了预期效果.
小浪底转轮叶片采用不锈钢板材,是国内较早开展碳化钨防护的水轮机组,针对碳化钨的涂层剥落,作者也在探索一种更加有效的保护工艺和配方.本试验采用氧气-煤油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HVOF)分别制备了微米结构、纳米结构WC-10Co4Cr涂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不同结构WC-10Co4Cr粉末和涂层的微观组织结构,并对涂层的显微硬度、结合强度、抗磨蚀性能进行了对比,探讨了涂层泥沙磨蚀机制.结
抽水蓄能电站拦污栅在抽水和发电两种工况下要承受频繁变化的双向水流作用,由于栅前来流扩散不充分、栅前平均流速较高、栅条与来流冲角较大以及栅前流速分布不均匀等原因,会在栅叶上形成旋涡的释放,从而诱生横向的推力和顺流向的曳引力,进而引起拦污栅构件的疲劳破坏或强烈振动破坏.本文对圆柱形和矩形栅条的流激振动机制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当圆柱形栅条的自振频率与旋涡脱落频率并不相近时,圆柱的振动是尾涡激振力引起的强迫
本文基于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典型工程实例对混凝土面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其处理效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岩石破裂过程分析软件((RFPA2D)模拟单裂缝在胀性和缩性荷载效应下的动态扩展过程,揭示混凝土面板裂缝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影响因素.数值裂缝动态扩展模拟和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一期面板裂缝混凝土芯样研究结果表明:①利用RFPA2D模拟混凝土内部单裂缝胀性和缩性条件动态演化过程,可以看出混凝土面板主要裂缝(水平贯穿
由于盘县水库溢洪道原设计出口采用连续式挑流鼻坎且下游河道比较窄,挑流水舌冲击两岸边坡.采用物理模型试验,通过比较不同工况下不同收缩比的窄缝消能工对水流的消能效果,最终确定收缩比为0.25的窄缝消能工体型相对较优,在校核洪水时达到良好的消能效果.
作者从滑模原理、滑模结构组成、滑模模体装置、牵引机具及设施、滑模提升控制、滑模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控制要点、施工方法、施工流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对类似工程的制作、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为了提供比常规堰更好的水力特性,发展了一种具有自由面流双曲线堰顶的琴键式堰(PKW).由于倒悬式结构,PKW的基座占地面积小,可以更容易地建在坝顶上.截至2017年,已在全球范围内运行30座PKW.由于PKW的结构特征,地震安全性评估成为将PKW应用于地震多发区域大坝上的一个基本问题.利用简单的PKW模型和大坝与PKW的组合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PKW的动力特性.PKW振动的方向效应是水坝与P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