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控污染物是从众多有毒有害污染物中筛选出来的量大面广,对人体健康和生态平衡危害大,且具不可逆性和潜在威胁的污染物.在我国优控污染物名单中,存在着三大类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有机氯农药(OCPs)、多环芳烃(PAHs)和苯酚类.一旦进入水体,由于低溶解性和憎水性等特点,这三种POPs会强烈地分配到非水相,聚集到沉积物中.沉积物成为了POPs的蓄积库,再污染水体,危害与其生活息息相关的水体生物,尤其是底栖生物.本课题组先前通过沉积物毒性识别评估(TIE),筛选出中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五种典型的有机污染物-林丹、六氯苯、芘、菲和五氯苯酚.近些年,中国正逐步开展较系统的环境基准研究工作,为了完善水质基准的研究,本研究针对这五种典型的沉积物污染有机污染物进行沉积物质量基准研究,以期为沉积物质量评估和水生态系统风险评估奠定基础.沉积物质量基准(SQG)是底栖生物免受特定化学物质危害的保护性水平,是化学物质和底栖生物之间剂量-效应关系的反映.国内外推导SQG的方法很多,各有千秋.本研究类比国外推导水生生物基准的方法,提出用SSDsed[3](沉积物物种敏感性分布曲线法)推导沉积物质量基准的理论.该法需要大量的沉积物毒性效应数据,而目前能获得的有机污染物对底栖生物的沉积物毒性效应数据缺乏,中国本土相关的毒性数据更是少之又少.为了丰富我国沉积物毒性效应数据库,为制定沉积物质量基准奠定基础,本研究针对芘、林丹和五氯苯酚对淡水底栖生物泥鳅和霍甫水丝蚓的急慢性毒性效应进行了研究,探究敏感的生物效应终点,获得毒性数据.参考相关OECD毒性测试[2]和统计学导则,采用加标沉积物毒性试验方法,实验室内模拟自然沉积物环境,得到一系列毒性效应终点值,如表1所示.另外,为了弥补毒性数据缺乏的情况,本研究创新性的提出了利用相平衡理论[1]将相关水质毒性数据转化为沉积物毒性数据的方法.从而,用SSDsed方法[3](例图1),结合本课题组获得的毒性效应数据、根据原则仔细收集并筛选的沉积物毒性数据,以及转化处理后的沉积物毒性数据,推导出适合中国现状的这五种有机污染物的沉积物质量基准建议值-CMCsed(沉积物基准最大浓度),CCCsed(沉积物基准连续浓度)见表2.为了得到更加准确可信的沉积物质量基准值,还需要大量开展不同类生物的沉积物毒性效应研究,更新相关毒性效应数据库.本研究的基准值会随着沉积物毒性效应数据库的壮大而不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