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明长城现存遗址的保护与开发探究

来源 :中国长城学会,山西省长城保护研究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cai_03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西明长城遗址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其现状却不容乐观,人们对长城的保护观念淡薄,加上现存法律法规不健全,以致出现了明长城遗址遭破坏的现象。随着我国对旅游开发事业的支持,山西省有关政府部门对长城的保护与开发应极为重视,做出合理的保护措施,国内外的专家与游客也为更多掌握更多的长城文化来此观赏游玩。长城旅游资源的开发意义深远,不仅可以使人民大众对长城的历史文化价值有更多的理解,而且增强了当地群众和游客保护文物古迹的意识。根据山西明长城的实际情况,对长城的开发工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建设仿古街区,二是建设配套的旅游服务设施。
其他文献
北京旧城由于其历史建筑数量多、种类丰富、年代集中、历史街区保存相对完整的特点,展示需要"点面结合""虚实交汇".由于数字博物馆具有几乎不受展示空间、内容限制,可以生动无损地再现历史建筑和场景原貌,交互性、参与性强等明显优势,可以满足上述要求,是对旧城历史建筑特别是历史街区进行综合展示的最佳途径之一.本文拟从该角度出发,对数字博物馆在北京旧城历史建筑展示中的应用现状、优势和存在问题进行阐述.
近年来,得益于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新信息技术成果的支撑,中国博物馆已进入向智慧博物馆转型的新时代.藏品管理的智能化与藏品信息的开放共享,是智慧博物馆建设的核心内容,也对博物馆藏品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火路墩”一词,主要流行于明代宣、大、山西三镇,在文献中多与边墙、边墩、城堡等军事建筑相提并论,也为一种防御建筑,是烽火台四种类型之一的腹里接火台,其名称实是时人对当时三镇所辖腹里接火台的一种俗称.目前,在宣、大、山西三镇即现在的河北省西北部和山西省北部的长城主线以南有大量且保存完好的地面遗存.在绵延万里、横亘千年的长城中,火路墩以其特殊的形制和功能在兵戈铁马的年代发挥着其不可替代的功用,所以,对
长城是一个宏伟的世界奇迹,也是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的伟大象征.但是,对于明王朝来说,它是一项巨大的防御工程,也是一项开支浩繁、费时费力甚至有些争议的边防建设工程.明长城的研究取得了不菲成果,但是这些研究以建筑史、文化史、景观学等方面居多,对于长城修筑的探讨,学界反倒注意不够.据笔者所见,似乎只有彭勇先生《试论明中后期长城修筑的组织与管理》一文讨论了长城修筑的组织管理问题.因此,笔者不揣浅陋,就自己所经
“国之大事,在祀于戎”,军事不仅在三代是国家大事,在其后的两千年来,依然是国家最为紧要事政之一.对于一国之军事而言,地理又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古代中国的版图中,山西的战略地位至关重要.顾祖禹曾言:“山西之形势最为顽固.关中之外,吾必首及乎山西.盖语其东则太行为之屏障,其西则大河为之襟带,于北则大漠、阴山为之外蔽,而句注、雁门为之内险……是故天下之形势必有取于山西也.”山西对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
明代元立国,以蒙古为代表的北方民族是中原安全稳定的最大威胁.于是,有明一代统治者,在历代基础上,构筑了包括制度构建、城堡边墙修筑等一系列防御体系.由于太行山脉连接河北平原与山西高原两个地理单元,都于北京的明清两朝更将其作为内屏畿辅的天然军事屏障,于重要隘口构筑工事,设兵防守.这一时期还在太行山脉上设有所谓“长城”,即明长城由灵丘县牛帮口界分为两路:一路向东南抵吴王口,转东奔倒马关、紫荆关、居庸关处
中国的长城万里长,伴随长城的便是古城堡、烽火台.尤其是那一座座的烽火台,随时会耸立在你的面前,斑驳沧桑、执着固守、毅然挺立,衬托着万里长城特殊的景致,用它那敦厚而坚实的高大形体表述着长城一线曾经有过的边塞历史文化.长城、古城堡、烽火台是组成长城的重要元素,传递给人们一种以边塞历史文化遗迹为内容的特殊信息符号.然而,长城烽火台看起来很多,甚至多得数不过来,但这只是给人们的表象.长城烽火台的种类与实质
顾炎武曾言:明代“屯田遍天下,九边为多;而九边屯田,又以西北为最”[1].明代的屯田至今仍是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话题.对于明代屯田的研究,李三谋的《明代九边军屯与军牧》,把“九边”的兵、农、牧有机地结合起来,分析明代的军屯和军牧,同时提出其逐渐走向衰落的原因;张海瀛的《明代山西的民佃屯田》,具体考察了当地民佃屯田的形成、分布和屯粮总额,指出民佃屯田是军屯的补充形式,“私有化”是其总体的发展趋势.两者
作为中华第一关雁门关防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广武,是我国边塞文化资源的典型代表.在历史变迁中,这里是中原农耕文明和草原游牧文明既攻伐冲突又交往融合的重要区域,历来是战略要地和著名的古战场,崇山、鸿沟及冲积平原上留下了长城、烽燧、隘口、古城、庙宇、兵寨、汉墓等一系列军事文化遗迹.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汉墓、旧广武均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而且区位优良、交通便捷,是一个具有很大开发潜力的边塞文化特色旅游资源
文化旅游,必然要有文化品牌,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用文化品牌来塑造旅游品牌,是山西培育文化旅游产业需尽快解决的问题.代县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旅游资源是其最宝贵的财富.代县如何挖掘文化旅游资源以实现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是当下需要破解的一个难题.文化旅游景区,深度挖掘其文化内涵,是品牌建设的关键.代县是101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只有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才能彰显出代县旅游的特点和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