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于肌理--历史城市地下古代城址保护策略浅析

来源 :第四届“建筑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天津“国际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z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历史城市中的地下古代城市遗址保护的视角出发,以洛阳和罗马为例,通过两个城市遗址保护历程图示化比对,找出我国历史城市中地下古城址保护现状中的问题,然后通过对考古遗产保护国际文件的研究,指出城市遗址的保护应与城市肌理相融合,并进一步阐明了城市肌理的内涵。
其他文献
本文使用元分析方法从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筛选出128篇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评价方法文献,从发表年份,评价对象和研究方法等几个维度,对文化遗产评价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将评价方法划分为包括分层打分模型、条件价值评价方法在内的四种体系,并重点讨论了四种体系之下多种量化评价方式应用的适用性以及局限性以及探讨了科学评价方法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今后的应用趋势。
文章主要通过梳理近代江南私家园林的修复史,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并深入分析和对比位于第一阶段的留园修复与第三阶段的愚园的细节,以期待解答以下几个问题:为何园林修复在近代一开始并未受到建筑学人的重视?在受到重视的当下,园林修复是否还能真正做到修旧如旧?
七里海是1992年国务院批准的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区域,是世界著名的三大古海岸之一。为了能使七里海这处自然保护区能够世代传承,对自然保护区进行一个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非常重要。现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阐述如何通过保护与管理七里海湿地,结合中国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状况,提出了中国对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策。
乡村庙宇作为重要的建筑遗产,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拟从晋东南地区的炎帝古庙出发,简要分析乡村庙宇的生存状况。并结合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文件对乡村庙宇的保护和利用的原则和方法进行探讨,为乡村庙宇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建议。
我国古代山居文化体现出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尊重自然、崇尚自然,通过四时环境的和景观环境的变化,注重自然环境与居住环境的相互影响。在现代人居环境的建设中通过山水、植被等空间的塑造,创造多样的生活空间,将自然山水环境通过"缩小"的方式移入到人居环境中。实现优美、多样、自然空间环境的塑造,塑造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空间。
人们对于历史建筑的认识往往聚焦于它的时代背景、形式风格甚至是历史典故,但是作为工程实体,建筑的基本材料在建筑实施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体现当时的建筑技术和文化习惯的重要标志。本论文列举了砖、石、木、石灰、金属等西方近现代建筑的基本材料,并对其属性及维修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为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提供建设性思路。
为更好地延续惠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通过对惠州历史文化名城现状进行田园式调研,透过对现状情况相近的兄弟城市进行比较式研究,渗入已有地方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立法条例的文献归纳总结,得出惠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地方立法必须通过创新才能让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持续发展。在保存本土传统特色的情况下,平衡惠州本土经济发展的状态,在服从上位法的情况下,名城立法应抓住重点,突出地方特色,细化明晰地方性的条文,在
中国大木建筑遗产风格独特,但建筑遗产的运维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研究从建筑遗产保护要求的升级出发,搭建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大木建筑遗产信息管理平台理论框架。通过对建筑遗产运维管理需求的调研与梳理,将建筑遗产信息管理平台的功能框架分为基础数据、共享服务、业务应用、综合决策四个层级。结合信息管理学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得出建筑遗产信息管理平台的系统技术框架,并对平台中承担主要作用的平台系统技术、GIS技术、
基于佛教与道教发展的历史文献资料以及现存道教墓塔实物,结合笔者对于古塔建筑的研究经验,提出在长期佛道两教的互相争斗与借鉴的背景下,由古印度传入中土用来埋葬大师舍利、以供佛教徒参拜的"塔",与中国文化结合后,产生了多种形式,之后又出现了以塔埋葬道教真人遗蜕①的情况,这种现象反映了佛道两教互相影响的程度越来越深,且对两教发展史的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遗产保护工作要求研究者对于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的深入观察、把握和认知,研究到实行之间,往往有一段不可回避的、时间上的延滞。我国目前正处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黄金时期,《国外历史环境的保护和规划》作为一个重要历史时期的理论、观点和历史经验持论公允的实录,基于特殊的学科背景,历经二十年的时间沉淀,仍然对我们今天的工作有着重大指导价值。本文以这本历史环境保护的重要著作,作为主要解读和研究对象,分析保护理念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