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印度洋-太平洋海盆增暖在198O年代以来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减弱中的作用

来源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暨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2010年度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ke_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减弱的问题,从大气热源异常和热带印度洋-太平洋海盆(以下简称热带印太海盆)增暖所造成的大气热源异常入手,研究热带印太海盆不同区域增暖在其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机制。首先利用再分析资料进行观测分析得出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率下大气环流场和温度场的分布特征和配置结构,同时根据倒算法计算四维大气热源场,通过统计的方法诊断出大气热源年代际异常的时空分布特征,然后利用线性斜压模式揭示大气热源年代际异常和大气环流异常之间的配置关系,最后利用大气环流模式设计运行数值试验研究热带印太海盆不同区域增暖影响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减弱的机制。
其他文献
  通过对我国“数字海洋”建设战略部署的分析,提出了“数字海洋”原型系统具体研发目标及其运行模式。分析了公众服务版和管理决策版两个软件体系的功能定位、系统运行硬件
  本文首先通过建立海岸带土地开发利用的社会福利分配理论模型,从经济学视角出发,在海岸带土地市场均衡的基础上,对市场中供求双方的福利进行分析。然后,以我国沿海地区围填海
  1997年Bennett提出真菌修复(mycorediation),近年来,真菌的降解作用越来越多的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木材白腐真菌对多种有毒污染物的转化作用,给人们指出了一条污染物降解和
  冀西北崇礼地区的桑干变质杂岩位于赤城-崇礼断裂以南,怀安杂岩东北侧,主要为一套遭受强烈变质,普遍达到角闪-麻粒岩相的中高级变质岩系。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花岗闪长质片
  本文介绍了大气总能量的构成以及总能量平衡的计算公式,通过对大气内能、大气势能以及大气动能的研究分析,探讨了与全球变暖的可能相互作用机制。
  使用不同的观测资料和研究方法,许多研究结果都表明,平均而言亚洲热带夏季风首先于5月3候左右在孟加拉湾东部和中南半岛建立。然而,有研究发现4月份中南半岛上空已有对流出
  1961-2008年河南晚霜冻日平均为0.56天,60年代初和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出现晚霜冻的次数较多,从空间分布来看,晚霜冻高值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和豫西南,豫北北部、豫西西部较小
  ENSO可预报性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预先估计该系统所作的每次预报的可信度。相对熵对ENSO可预报性的定量评估能力最为优越,利用相对熵可以对单个ENSO预报结果进行可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暖引起了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华北地处北半球欧亚大陆东岸,气温年际变化较大,特别是近年来,暖冬和酷夏引人关注, 1月气温呈上升趋势。
  近十年来,2-4周的延伸预报成为天气和气候业务预报发展的一个方向。作为高频天气变化的重要背景,季节内振荡在天气气候的演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对阶段性、持续性异常/极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