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1.研究对象:自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间在我院行膀胱超声造影检查的9例患者,男8例,女1例,年龄48-79岁,平均63岁。肿瘤最大直径5cm,最小直径0.5cm。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2.仪器与方法:使用Acuson Sequoia 512超声诊断仪,4C1-S探头,频率2.0~4.5MHz,CPS成像模式。检查前嘱患者适度憋尿,取仰卧位,先常规膀胱超声扫查,重点观察病灶位置、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及后方有无声影,改变体位可否移动,以及彩色多普勒观察病灶内和周围血流分布情况。然后,探头置于病变处行超声造影检查。超声造影剂为Bracco SonoVue,加入5ml无菌生理盐水充分振摇制成微泡混悬液后抽取1.5ml,以团注法经肘静脉注入。启动CPS,连续观察病灶和周围膀胱壁的增强表现,包括开始增强时间、增强水平、增强形态、增强随时间的变化等。整个造影图像动态存储,造影结束后,重新回放进行在机分析。图像分析由两位经验丰富的超声医师评价癌组织强化程度并观察分析对周围膀胱壁侵犯程度和范围,当出现异议时需经讨论达成共识。结果经手术和病理证实9例为乳头状癌。9例肿瘤大小为0.5-5cm,均被超声检出,检出率达100%。超声造影分期判断标准:膀胱癌与自身膀胱壁比较,注射造影剂后,造影剂到达时间较膀胱壁晚,达到峰值强度时间及廓清时间较膀胱壁早,呈后进早出型。结论在超声造影过程中发现须适度充盈膀胱,清晰显示膀胱病灶并减少肿瘤对膀胱壁的压迫与显示深度。从而提高癌肿与周围膀胱壁的层次感与增强效果,有利于癌肿的浸润分析。超声造影是能够客观反映组织灌注的技术,采用微泡造影剂使膀胱肿瘤内微小血管显影,显示病灶内和周边组织的血流分布。对诊断膀胱癌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是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进一步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