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学校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以教育科研落实这一工程需要解决统整的问题.在课程统整背景下,以“林—树”作喻,提出了“林—树”式课程统整,试图系统性、结构化地变革学校课程,变革教、学、评方式,建设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学校课程”.常州市实验小学(以下称“常州实小”)作为常州市内的一所百年名校,历经岁月沧桑,积淀下丰厚的文化底蕴。进入“十三五”,学校深刻认识到课程建设的重要性,要使师生成为“人人都是吸纳的
【出 处】
:
2016年江苏省小学教学改革与创新现场观摩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以教育科研落实这一工程需要解决统整的问题.在课程统整背景下,以“林—树”作喻,提出了“林—树”式课程统整,试图系统性、结构化地变革学校课程,变革教、学、评方式,建设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学校课程”.常州市实验小学(以下称“常州实小”)作为常州市内的一所百年名校,历经岁月沧桑,积淀下丰厚的文化底蕴。进入“十三五”,学校深刻认识到课程建设的重要性,要使师生成为“人人都是吸纳的树,个个成为分享的源”,课程是最关键的因素。为此,近年来,学校立足教育科研,基于儿童发展构建了“林一树”式学校课程统整体系,进一步彰显了学校的文化特色,并以此带动学校新一轮的发展,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
其他文献
在开发和利用中,主要把握“三个好”原则,即:保护好,系统梳理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文化遗产遗迹,提高保护等级,保护好西山山体绿色屏障及永定河水体和河道。传承好,深人挖掘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历史文脉内涵和精神价值,讲好西山故事,唤醒城市记忆,让文化传承有序可循。利用好,以创新为引领、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加快推进西山永定河重点项目实施,促进文化与生态、科技、旅游等的融合,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在具体的开发利用中,目
为使黄冈会馆焕发出新的活力,针对湖北黄冈会馆所存在部分的问题,笔者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包括整顿私搭乱建、保护性修缮、回迁住户。
多年的教研、科研“分离式”管理,造成了这样尴尬的局面:一方面,学校教研活动流于形式,研究浮于表面,教学效率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教育科研泛化、异化日趋明显,教科研究理论至上,缺少扎实的实践根基,课题研究存在“开头轰、中间松、结题空”的现象.要改善教师的专业生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就必须将教研与科研整合起来,因为只有当教研有了“科研”的品质,才能研得“透”;科研有了“教研”这片沃
催发教师自主生长的力量,需要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双向转化和双向建构.面对现状,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深度剖析、追根溯源,教学研究逐步走出散点化、碎片化的困境,开始关注单元整体策划、聚焦教学逻辑结构,迈向了从“一”到“多”、从“一”到“类”的研究之旅.现如今,老师们拥有独立解读教材的能力,专研不同学生的眼光,自主变革的决心和力量.他们心态开放、直面问题,基于学校、基于学生,进行有意义关联的思考和长
教育作为一门科学,有其自身的规律,教育的主体是人,教育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就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引,以先进教育理念为支撑.而基于脑的课堂教学是以脑与认知科学、建构主义的研究成果为教学设计依据,在充分认识和了解大脑发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创设适于大脑学习、促进大脑发展的课堂教学环境,适度开发潜能,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十二五”以来,江宁教育人全面启动了“友善用脑”的研究与实践.随着教育
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道路不仅决定教学改革的方向与立场,而且决定课程改革的品质、逻辑与方法.从舆论上看,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从未停止,围绕学校管理、课程教材、教师培训、考试评价等各种改革层出不穷.这些破旧立新的改革看似轰轰烈烈,却无法扎扎实实、持之以恒.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情况告诉,教学改革牵涉面广,问题复杂,任务是十分艰巨的.学校的教学改革,可以是综合性、整体性的,也可以是单学科、单项目的,还可以是一点
教育要发展,根本在改革;学校要转型,源点在课程.去年,顺应教育发展的趋势,扬中市结合实际,提出了“以课程改革之劲风,创扬中教育之引擎”的工作目标.按照既定的课程改革“时间表”,从本学期起,课程改革将由宣传发动和先行先试转向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目标是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一直紧紧抓住教育的内核做文章,聚焦“素养”与“质量”,以“深度变革”促进“深度转型”.主要有以下四点做法:建课程,立足特色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张家港市课堂教学交流展示月活动如期拉开帷幕.从1999年开始,一年一度近一个月近一千节的课堂教学展示,集中体现了张家港市对理想课堂的不懈追求.“什么样的课堂才能给每一个孩子最好的发展?”2010年开始,张家港教育人在生态体验理论的指导下,承担《新课程背景下生态课堂案例研究》研究(课题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踏上了追寻理想教育的生态教学之旅.,开
思维能力是人的核心能力,思维方式是人们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是主体在反映客体的思维过程中定型化了的思维形式、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的综合和统一,主要由知识、观念、方法、智力、情感、意志、语言、习惯等八大要素组成.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动态、有机、复杂的系统.正是这些要素各自的特征及其结构,规定着思维方式的性质、类型和特征,产生思维方式的差异.思维方式决定着教师的言行,决定着教学方式,决定着
学校,它存在的价值是什么?或者说学校的使命是什么?学校存在的价值离不开三个关键词:教育、学习和成长.这也应该是学校的使命所在.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学校教育的过程就是发掘人的天性、潜能以及潜在价值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育,既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素养、一种大智慧.教师的职业决定了教师的学习是终生学习,不仅要学习教育教学技巧,还要提高理论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