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适应问题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外出打工而导致的亲子亲情的缺失破坏了正常的家庭结构与功能,使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着适应不良的风险。许多研究发现,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农村留守儿童有更多的外化问题(攻击行为、违纪行为等)、内化问题(抑郁、孤独)和较低的学业成绩。但是,也有研究发现,有些农村留守儿童并没有出现心理适应问题。这意味着,农村留守儿童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性,其心理适应可能存在不同的模式。然而,现有研究主要基于变量中心的范式,把留守儿童看作同质的群体,忽略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社会适应结果的不同模式。鉴于此,本研究将采用个体中心的方法来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社会适应模式,并探讨性别、留守类别、亲子分离特征(留守年龄、留守时间、联系间隔时间、父母回家间隔时间)对不同适应模式的预测作用。选取山东省菏泽市、聊城市五所中学的2102名初一至初三的学生为被试(358名双亲外出儿童,1015名父亲外出儿童,49名母亲外出儿童,679名非留守儿童),采用潜剖面分析方法,基于情绪指标(生活满意度、抑郁、孤独、主观快乐)、行为指标(攻击行为、违纪、亲社会行为)和学业成绩指标,考察了儿童的心理社会适应类型。结果发现:(1)儿童的心理社会适应表现为三种模式:适应良好、外化问题、内化问题。(2)不同性别、留守类别和亲子分离特征均能够预测儿童的心理适应模式:双亲外出和母亲外出的儿童更可能属于内化问题组,父亲外出的儿童更可能属于适应良好组和内化问题组;相对于男生,女生更可能属于适应良好组或者内化问题组;留守时间越长和联系间隔时间越长越可能属于内化问题组,父母回家间隔时间越长越可能属于内化问题组或外化问题组。本研究的结果对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性提供了重要启示,并对该群体的教育干预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