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井流试验确定机井合理出水量的原理和方法

来源 :中国水利学会2002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ponv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已有的浅井工程进行抽水试验、灌溉试验,经过理论分析,推导出了单井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最优出水量、最佳降深、最佳扬程、经济管径计算方法,确定了浅井灌溉费用最小、效益最大的浅井低压灌溉优化配套技术.
其他文献
本文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FPGA的超高速雷达信号实时采集存储系统.系统采用服务器作为采集主控设备,利用多个硬盘组成磁盘阵列作为存储设备,并制作了一块基于FPGA的超高速雷达信号采集PCI卡.系统以FPGA为采集的核心控制芯片,并在FPGA内部实现了64位/66MH的PCI接口逻辑,无须专用接口芯片,简化了电路板设计,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该系统数据传输总速率可高达528MB/s,实时流盘速度可达150
本文总结了数值方法在水环境研究中的发展过程和应用现状,较系统地论述了地质统计学、遗传算法、神经网络等新兴的边缘学科在区域水环境问题中的结合应用,并对新兴科学在区域水环境问题研究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在简要介绍云南省自然资源情况的基础上,详尽分析了全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探讨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思路,据此针对性提出云南省各分区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具体对策.
基于一相厌氧—好氧生物处理技术的思维,在充分研究分析中药生产废水水质的基础上,提出了二相厌氧—好氧法进行高浓度中药生产废水COD降解的设想.并以重庆太极集团中成药儿康宁和急支糖浆的生产废水为试样,进行生化实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二相厌氧—好氧法降解后的出水COD为78.5mg/L,BOD为18.7mg/L,SS为45mg/L,色度为7倍,完全满足(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同时,对影响
本文就长江上游及重庆市主城区水环境状况、存在问题及治水方略,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列举实例进行好、好对比分析,提出了水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关系;提出当今社会人们对环境的追求和良好生态环境模式,提出了九个方面的措施及库区防洪护岸综合整治工程的紧迫性、规划思路、实施原则,以供研讨.
太湖流域经济发达,水污染严重.经"九五"治理,水污染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面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流域水质监测规划的编制势在必行.强调以流域为单元,站网规划与水文规划、水功能区规划相协调,强化生态监测,网络化、信息化和预警系统建设的特点;突出重点水域的监督性监督,向社会推出水质公示制.作为技术手段,使规划后的水质监测系统和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成为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有效保护的实体和依托.
从"94.7"淮河流域严重水污染事故到2001年江苏、浙江两省边界麻溪港由于排污引发的水事纠纷,这些强烈的信号显示:水污染已从支流向干流延伸,从区域向流域扩展,江河水环境日趋恶化.如何有效防止跨省河流水污染已成为21世纪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的中心环节.淮河流域严重的水污染,导致省际水污染纠纷频繁发生.1994年以来淮河治污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跨省河流的水环境问题依然十分突出.笔者以淮河为例,揭示了跨
本文深入分析了目前云南省水利开发存在的问题,结合西中大开发对水利的挑战和云南省水资源特点,提出了云南省水利建设的对策措施设想.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处,控制流域面积占黄河流域面积的92.3﹪.是调控黄河水沙的骨干性控制工程,在黄河治理开发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开发目标是:"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配合工程开展水环境质量监测是监控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是减轻工程环境影响,充分发挥工程综合效益的保证.小浪底工程库区及下游影响区水质监测开始于1997年3月,共选择水温、pH值、
本文以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实例为切入点,阐述以小流域为单元,工程措施、植物措施、蓄水保土耕作措施优化配置,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水土保持防护体系,在淮河流域防洪、抗灾、减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论论水土保持工程是治淮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淮河流域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提出淮河流域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