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英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思辨

来源 :科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lili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听力是英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教学应当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满足学生当下英语学习需求和发展需要的同时,更应当保证其学习英语的兴趣不受损害,注重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培养,使学生具有持久的英语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理念。
  关键词:英语学习;听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10)08-0134-03
  
  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英语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对英语教育教学进行的改革一直没有停止过。就大学教育而言,从2003年开始实行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工程以来,大学英语教学就一直在进行着从教学观念转变、到教学模式、再到四、六级考试内容和方式等一系列的改革。从目前来看,“整个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路,是基于以下出发点的,即:大学英语教学要满足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在大学掌握英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英语学习的听、说、读、写、译的5种能力中,听力应该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核心和关键,如果不解决听力问题,我们的学生永远无法掌握英语和使用英语。所以,英语听力是纲,其他都是目。只有抓住了听力,才能纲举目张,解决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问题”(张尧学2008:2)。本文将从人的可持续发展、时代特征、学校教育的使命等方面入手,就大学英语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发表一些看法。
  1 人的可持续发展
  世界公认的对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的定义,源自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既能满足我们现今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能满足他们的需求的发展模式。(development which satisfies the current needs of society without compromising the needs of future generations)”(维基百科中文网)。把可持续的概念引入人的发展,是从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人类发展报告》开始的。从1990年开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每年集中世界各地专家和研究人员撰写和发布《人类发展报告》,对关系全球发展的主要问题和人类社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与评估。人类发展报告的创始人哈克(Mahbub ul Haq)认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扩大人们的选择。理论上讲,这些选择是无止境且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发展的目标是为人类创造一个能使其享受长寿、健康和创造性生活的环境”(译自http://hdr. undp.org/en/humandev/)。
  对任何一个国家、民族来讲,人是最宝贵的财富,人类的发展就是扩大自己的选择,从而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因此,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经济增长只是扩大人们选择的一种手段。对于扩大选择来说,最关键的是提高人的能力,包括过上长寿、幸福生活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享有所需的资源过上体面生活并参与到社区生活的能力。没有这3种能力,许多选择再简单也无法企及,生活中的许多机会也会与自己擦肩而过(同上)。
  以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告诉我们,一个人能否实现自己的可持续发展,能否不断扩大自己的选择过上想要的生活,取决于他是否健康,是否有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是否具备一定社会所需的素养、品质、技能、实践经验等。在当今社会,获取知识的能力和享有参与到社区生活的能力包括外语的听力,但外语的听力只是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或英语学习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英语的听力,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2 时代特征和要求
  “关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总体思路”一文指出,“大学英语教学要满足时代要求”。那么,当今时代的要求是什么?
  20世纪是人类历史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发展最为迅猛的一个世纪(朱慕菊2008:2)。从20世纪90年代起,“知识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超过其他生产要素贡献率的总和,因此,人们把21世纪称为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文盲”一词已不再单纯指没有文化知识的人,“而是指不能继续学习,不再更新自己的知识、技能的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也把知识经济称为‘学习经济’”(同上:4)。
  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是学习经济时代,时代要求人们要具有学习能力,能够继续学习并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在学习经济时代,不能继续学习,不再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这样的人不仅谈不上实现个人的持续发展,而且还会被持续发展的社会所淘汰。因此,一个人为了能够生存下去并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从而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积极参与社会的发展,他“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即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二是要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同上:5)。
  从这个意义上讲,英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继续学习英语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终身学习的理念。
  3 学校教育的使命
  从人的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学校教育要使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科学的实践经验、丰富的文化修养,使学生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人,被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所接纳,并参与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既要满足学生当时的发展需要,又要保证其身心和谐、均衡、持久的发展力不受损害(刘学兵 www.ceb21.com)。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来说,教学的目标就是要既满足学生当下的英语学习需求和发展需要,同时又要保证其学习英语的兴趣不受损害,使之掌握学习英语的方法,具有持久的英语学习能力。
  听力很重要,这是“因为人们60%左右的时间是花在听上的”(Rubin & Thompson 2004:85)。但是,这个统计数字是针对讲母语的人而言的。在英语作为外语的环境中,把60%的时间是花在英语的听上,这样的人多吗?。
  我们知道,真正的听不仅是即时的(in real time),而且“常常发生在对话的过程中——需要表述性的口头应答”(Helgesen 2004:24)。换句话说,在真实的交际环境中,听和说是交织在一起的,有听、有说。然而,有调查显示,“95%以上的中国大学生在其一辈子工作中,实际上是不需要英语口语的,甚至连英语文字材料都不需要阅读”(转引自蔡基刚 2006:155)。由此可以推断,在英语作为外语的学习环境中,根本不可能有60%的时间用来听英语。学习一种语言技能目的是为了使用该技能,而任何一项技能的特点就是用进废退,如果生活中没有或很少有机会使用这项技能,那我们就没有必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把它作为核心和关键来学习。
  4 听力及听力本身所需的基础
  听力是接收信息的过程,但在这一过程中“听者是在自己的脑海中构建意义,因为他们实际上是在把听到的东西同自己的想法和经历联系起来”(Helgesen 2004:24)。如此说来,要听懂所听的材料或听懂别人说的话,除了必须具备相应的语言能力(即语音、语法、词汇、语篇能力)以外,还须具备跟话题有关的知识、文化背景知识和常识性知识。
  语言能力、相关背景知识、文化背景知识及常识性知识等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不是单单的听能够解决的,需要其他方法、手段和途径帮助解决和提高。
  5 听力和自主学习的关系
  听力和自主学习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通过听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和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
  自主性(autonomy)“是负责和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Holec 1983:3),“许多年来一直是和非正规环境下的成人学习联系在一起……直到20世纪80年代,这一概念的重点才由非正规环境下的成人学习转向了在课堂环境中学生的学习上”(Benson 2004:291)。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原则有以下几条:
  (1)教师要和学生一起投入到课堂的所有活动中。
  (2)给学生提供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材料的机会。
  (3)让学生选择和决定学什么不学什么。
  (4)给学生提供支持和帮助。
  (5)鼓励学生总结、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Benson 2004:294-296)
  本着以上原则,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听力在内,都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使学生学会自己决定学什么、怎样学以及如何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估,即:使学生学会负责和管理自己的学习过程。
  6 负责、管理学习过程所需的策略
  学习策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与过程有关,二是与语言学习材料本身有关。前者称为管理策略,后者称为语言学习策略。管理策略涉及目标的制定、策略的选择、时间的安排、策略有效性的评估和调整……是在自我评价基础上,对英语学习过程的管理所要进行的一系列决策活动。语言学习策略直接作用于英语学习”(文秋芳 2003:2-3)。
  根据大学学习的特点,管理策略的意义更大,“对语言学习的好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语言学习不成功者往往疏于管理或管理方法不当”(文秋芳 2003:20)。而且,“英语学习成功者大都认为有效地管理自己的学习对学习成绩的好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同上:13)。
  另外,“在没有说外语的环境中学习外语,特别需要不怕挫折的坚韧性和持之以恒的忍耐性”(同上:41)。
  大学英语教学应当通过各种教学环节和学习活动使学生意识到努力、毅力的基石作用,培养他们的自控能力和自律能力,有效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和学习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制定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及学习方法,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经常性的督促和检查,要求并督促学生定期反思自己的学习,帮助其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
  7 前人的学习经验
  外语教育在我国有很长时间的历史。“事实上,中国的近代教育发端于外语教育。自19世纪末开始,外语这门学科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中,一直占有极其重要且相当特殊的地位”(李良佑 刘犁 2004:I),培养出不少人才。
  我国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精通英语、德语、梵语、吠陀语、巴利语、吐火罗语,还能阅读法语、俄语书籍。季先生虽说从10岁起就开始学习英文,但是,由于“中学没有听英文的练习”,所以,在他考入清华西洋文学系一年级学习英文时遇到了麻烦。“教大一英文的是美国小姐毕莲女士(Miss Bille)。头几堂课,我只听到她咽喉里咕噜咕噜地发出声音,‘剪不断’,理还乱,却一点也听不清单词。我在中学曾以英文自负,到了此时却落到这般地步,不啻当头一棒,悲观失望了好多天,幸而逐渐听出个别的单词,仿佛能‘剪断’了,大概不过用了几个礼拜,终于大体听懂了,算是度过了学英文的生平第一难关”(季羡林 2004:7)。可以肯定的是,季先生在中小学学英文时的阅读积累,帮助他用了不过几个星期的时间就度过了难关。事实上,季羡林先生能够精通数门外语并成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靠的就是大量阅读。这一点,从他写的“我和外国语言”(季羡林 2004:1-16)一文就能得出结论。
  我国著名英语教育家、语言学家许国璋先生在回忆自己学英文的往事时曾说,“英文课重名篇朗读,不提倡生活英语,且以满口英语为可笑。”并发出“今天有些地方重日常操练,轻文化素质,是完全另一种做法”(许国璋 2004:190)的感慨。足见前辈对阅读的重视和对阅读作用的肯定。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李观仪先生认为,“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必须有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就是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语法词汇知识。另外,还得与交际的需要和交际的环境相结合。没有实际听英语和说英语的需求,即使花费很多力气也只能是‘事倍功半’”(束定芳 2004:15)。
  无须多举例子,前辈们之所以成为精通外语的专家、思想家和语言学家,凭借的就是大量的阅读以及在阅读过程中汲取的思想、文化、知识、理念等营养成分。
  8 结论
  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就是根据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其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教育大辞典》转引自刘国钦 2007:15)。当今社会需要的是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即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以及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的人。大学英语教学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应当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满足学生当下英语学习需求和发展需要的同时,把保证其学习英语的兴趣不受损害、培养学习方法及学习策略和使学生具有持久的英语学习能力及终身学习的理念作为学生学习英语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石。
  [1]Benson,Phil.,Learner autonomy in the classroom,pp.289-308
  in Nunan,David, Practical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Beijing:Higher Education Press,2004.
  [2]Holec,H.Autonomy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1983.
  [3]Helgesen,Marc.Listening in Nunan,David,Practical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Beijing:Higher Education Press,2004:pp.23-46.
  [4]Haq,Mahbub ul,http://hdr.undp.org/en/humandev/.
  [5]Rubin,Joan and Thompson,Irene,How to Be a More Successful Language Learner[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
  [6]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回顾、反思和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7]季羡林,我和外国语[A],外语教育往事谈——教授们的回忆[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pp.1-16.
  [8]李良佑,刘犁,外语教育往事谈——教授们的回忆[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编者的话.
  [9]刘国钦等,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0]刘学兵,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影响[J/OL].中国基础教育网, www.ceb21.com.
  [11]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12]维基百科中文网,可持续发展的定义,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
  [13]文秋芳, 英语学习的成功之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14]许国璋, 回忆学生时代[A],外语教育往事谈——教授们的回忆[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pp.188-198.
  [15]张尧学,关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总体思路[J] 外语界2008(5):pp.2-4.
  [16]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Reflection on College Studen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English
  Wu Lihong
  Abstract: It is not rational to regard listening as the most crucial and vital component in the learner’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 China should center round the development of learners’ interest,autonomy and learning strategies,which will help promote their sustainability in further English learning.
  Key words: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learner’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further English learning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