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污泥反硝化除磷脱氮系统中DPB的驯化诱导培养

来源 :2008年中国水环境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技术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y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硝化同时脱氮除磷系统中反硝化除磷菌(DPB)的培养驯化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着污水中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同时去除效率以及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为此设计了一套以实际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的双污泥反硝化脱氮除磷工艺流程,采用逐渐过渡的培养方式,为DPB 创造良好的厌氧/缺氧交替环境,即创造特定的适合DPB 生存的环境条件让其进行自然选择,可筛选出来需要的DPB 菌。结果表明:在反硝化除磷菌(DPB)的培养驯化阶段中,首先采用从间歇曝气的厌氧/好氧(A/O)运行对PAOs 进行快速诱导;到第二阶段的厌氧/好氧/缺氧(A/O/A)运行,通过好氧的曝气时间的逐渐减少,而在缺氧段投加硝酸氮的强化诱导培养DPB;最后完全按照DPB 所需要的厌氧/缺氧交替环境的进行富集培养的慢慢过渡方式获得了对所需要的DPB 菌的成功诱导富集,该菌的成功驯化培养为市政生活污水中的氮磷不能同时高效稳定去除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新方法。
其他文献
本研究采用培养试验研究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经土壤和湿地系统分别处理后N2O 释放规律,在投加同等含量渗滤液的条件下,碱性粘土样Soil1中N2O释放量为酸性砂土样Soil2的近18倍(p0
通过对组合型生态浮床各功能单元:水生植物、水生动物、人工介质进行不同的配置组合,组合形式分别为水生动物+人工介质、水生植物+人工介质、水生植物+水生动物+人工介质,比较不同组
本文建立针对污泥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问题的数学预测模型,并结合工程实例,预测和分析填埋场渗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结果表明,填埋场防渗层能够有效阻止渗滤液渗漏,减少渗滤液对地下
综述了植物废料在白腐真菌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反应体系中的应用优势以及研究现状,指出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植物废料的选材、投量、染菌以及废渣最终处理
通过对蛋白核小球藻进行细胞密度的测定,阐明了不同浓度柳树叶浸提液对蛋白核小球藻生长和细胞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柳树叶浸提液对蛋白核小球藻具有化感作用,作用96 小时的半
本研究选取太湖区域居民为研究对象,OCPs 中的代表性污染物HCH 为研究污染物,以太湖区域各环境介质HCH 含量的实测数据及相关文献资料为基础,采用多介质环境数学模型,评价太湖区
本文着重阐述了水生植物在人工湿地污水生态处理系统功能发挥中的作用、影响因素,并指出水生植物在人工湿地污水生态处理系统功能发挥中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通过限制DO的运行方式,在A2/O系统中富集NO2--N,从而强化ANAMMOX 反应,提高系统的脱氮功能。结果表明,曝气池中DO浓度介于0.5~0.8mg/L时,可使NO2--N的浓度提高600%,形成有效积累,从而
为探究引入先锋植物对生物净化槽处理黑臭河水的影响及机理,本文结合水质理化指标的动态变化,采用了ERIC-PCR 指纹图谱技术来分析生物净化槽内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在植物不同生长
饮用水中微量有机物的污染是关系饮用水生态安全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以饮用水中微量的内分泌干扰类除草剂阿特拉津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微生物降解技术和光催化氧化技术对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