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浇注过程中旋涡流动形成机制研究

来源 :第二届钱江创伤医学高峰论坛暨2015年浙江省创伤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au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连铸钢包浇注末期出现的旋涡卷渣现象对连铸钢水质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了有效控制生产中的旋涡卷渣现象,有必要对钢包浇注末期旋涡的产生机理开展详细研究.本文依据相似原理,构建了相似比为1:6的钢包物理模型,对钢包浇注过程中旋涡产生及卷渣过程进行研究,研究了初始液面高度、出水口尺寸与布置位置、出水口结构等因素对旋涡形成规律的影响.经研究得知:旋涡形成过程与初始液面高度无关;钢包出水口尺寸和布置位置对于旋涡形成过程影响显著.当偏心率小于1/2时,随着出水口直径的增大,旋涡临界高度逐渐降低;反之,当偏心率大于1/2时,随着出口直径增加,临界起旋高度增加.对于同一尺寸出口而言,随着偏心率的增加,旋涡临界高度逐渐降低,而且当偏心率大于1/2后临界高度显著降低.通过改变出水口内部结构可以有效降低旋涡临界高度.本文提出的三片挡块式出水口结构,可以显著降低钢包浇注末期的旋涡临界高度,降低高度达50%左右.
其他文献
从理论和技术的角度分析了转炉高拉碳操作与铁水磷的高效脱除.提出“双渣法”在转炉冶炼前期高效脱磷,脱磷渣排出,冶炼后期少渣高拉碳操作的操作工艺.在渣料消耗与渣量降低20%的前提下,120t复吹转炉的工艺试验实现脱磷率94.72%,终点出钢碳0.232%.
鞍钢股份炼钢总厂结合检修作业特点,将检修作业项目分解为若干作业活动,对每项活动进行质量控制、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并制定风险控制措施,从而实现质量控制,实现检修作业安全.
为探索转炉采用石灰石代替石灰造双渣脱磷工艺,对某钢厂100t吨转炉的石灰石双渣试验结果进行了研究,并对石灰石造渣脱磷的优势进行了理论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炉次脱磷率平均为88.67%;对比石灰双渣工艺,石灰石双渣工艺平均入炉CaO量减少约29.45%,可进一步降低物料消耗及渣量;随着石灰石加入批次增加,炉次脱磷率升高.
本文通过工业试验和热力学分析对氧气转炉采用石灰石造渣炼钢过程中的硅挥发现象进行了研究,估算得出本次工业试验中硅挥发的比例为6.8%~41.0%,采用石灰石造渣炼钢将会使转炉渣量相比于石灰炼钢模式平均减少19.4%.硅挥发率随CaCO3的加入量及铁水碳含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初步的工业试验表明,提高开吹后头批石灰石的加入量能有效地提高硅挥发率.
针对微合金高强高韧钢在宽厚板坯连铸生产时极易产生铸坯角横裂纹缺陷的特点,在对缺陷检验分析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高强高韧钢保护渣技术、结晶器弱冷技术、二冷幅切技术、结晶器非正弦液压振动技术等核心连铸工艺,上述技术推广应用后,因铸坯角横裂纹缺陷及网状裂纹缺陷造成的热轧板卷起皮缺陷降级改判率≤0.1%.
简要地论述了帘线钢中对残余元素要求,采用质量管理控制图分析残余元素含量与其使用情况的相对应关系,确定单一残余元素以及多个残余元素对使用性能的影响程度,最后提出帘线钢中残余元素内部控制标准.
连铸结晶器传热对结晶器寿命、铸坯表面质量、连铸漏钢和连铸其它缺陷至关重要.本文基于高碳钢(wC>1.0%)一系列实验研究,对高碳钢连铸冷却工艺进行了详尽研究.研究方法包括:ThermoCalc软件、热力模拟试验机、金相与扫描电镜、激光共聚焦高温显微镜(CSLM)等,同时基于反问题的数学模型计算研究结晶器内坯壳的热流密度与凝固厚度.计算结果表明,结晶器周向热流密度和坯壳厚度不均匀,尤其是靠近铸坯宽度
采用水模型实验对钢液中过饱和溶解气体析出过程机理进行研究.通过高速摄像机、显微镜头以及图像处理软件直接监测气泡形核长大过程,分析前期和后期处理压力以及溶液深度等因素对气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减压处理过程中,单个或聚集成团的夹杂物可为过饱和溶解气体析出形成气泡提供异质形核核心,而且尺寸及位置分布不均;过饱和溶解气体析出时,气泡静止于夹杂物表面并以其为核心迅速长大,而且长大过程形状始终保持均匀球状
本文针对西昌炼钢厂RH深脱碳效果较差的问题,在分析装备条件及海拔高度对RH脱碳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对钢包底吹氩、RH提升气体流量及强制吹氧脱碳的工艺技术的优化研究,提高了RH脱碳速率.工业应用表明,钢中[C]≤0.0020%的比例达到了90%以上.
在实验室建立了大钢锭浇铸过程模内底吹氩的物理模型,研究双底吹氩工艺对模内钢液流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浇铸过程模内不吹气时,在液面高度160~300mm时,混匀时间为60s左右,液面达到960mm时,混匀时间高达215s.在钢锭模内吹入搅拌气体,在所研究的供气流量下,混匀时间均在20~50s之间.当液面高于500mm后,混匀时间可以缩短70%以上.在模型钢锭模内,较好的透气砖位置为距底部中心距离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