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博物馆数量增长暴露出的个性缺失问题,也引发了博物馆学界的担忧。本文认为,博物馆缺乏个性,最重要的原因是定位不够明确。通俗一点讲,就是不知道要建设一个怎样的博物馆。鉴于此,笔者提出“标志性文化体”这一概念。这一概念化用于民俗学术语“标志性文化”,但是在使用中具备博物馆学领域的独特内涵。提出这一概念,并非标新立异,而是希望能够用一个简短又具有包容性的用语去厘清许多博物馆面临的定位难题,可以从更高的层次去统摄博物馆的个性化问题。然而,标志性文化体天然是博物馆,博物馆却并非天然是标志性文化体。博物馆需要根据自身定位,制定一套完整有效的工作机制和职能体系,同时奠定和牢固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地位。至于如何实施,则是另一个层次的问题,需要每个博物馆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让博物馆的收藏、研究、教育、服务活动变得更有个性,让博物馆成为历史的沉淀地、乡愁的眷恋所和未来的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