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国璋与空气动力学在中国的传播

来源 :第九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dfs3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空气动力学知识在我国传入及发展的阶段,诸多航空工作者响应“航空救国”的口号,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向大众普及空气动力学知识和思想,力图传播新科学,挽救旧中国,饶国璋先生即为其中的佼佼者。文章通过考察饶国璋先生的生平、研究工作及建国前在《航空杂志》为代表的各类期刊中发表的文章,结合空气动力学在我国发展之大背景,厘清饶国璋先生的学术思想和航空理念,以期进一步整理他对我国空气动力学知识的普及中发挥的贡献。
其他文献
碳酸盐岩储层多发育孔洞型和缝洞型孔隙,空间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导致储层渗透率和电性等传导参数难以准确评价.本文选取7块四川盆地碳酸盐岩心样品,基于微观实验分析对孔隙结构特征进行定量表征.并在相同实验室条件下,分别测量所选岩心样品的气体(氮气N2)和液体(蒸馏水)渗透率;并测量采用100,000ppmNaCl溶液饱和及氮气稳定驱替后不同含水饱和度条件下的样品电阻率Rt.
低渗透致密基岩的孔隙结构和连通性非常复杂,孔隙尺度跨越大,其孔隙尺度最低可以达到纳米级。多孔介质中气体的输运过程不仅依赖于介质的多尺度微观结构特征,还依赖于气体的相关属性。气体在多尺度多孔介质中的流动已到了滑脱流区和过渡流区,涉及Fick扩散、Knudsen扩散、滑移渗流和Darcy渗流等输运过程,因此很难用唯一的流动层流来描述气体的输运特征。
借助恒速压汞、扫描电镜和铸体薄片分析技术完成了鄂尔多斯盆地不同渗透率区间的10块致密油储层岩心样品的微观特征分析,发现该致密油储层岩石孔喉形状极不规则,主要发育微米级粒间孔隙,喉道半径和孔隙半径的主要分布范围分别是0~3μm和180~250μm,并发育有少量的粒间微缝;绿泥石矿物广泛分布于骨架颗粒表面。同时,结合核磁共振实验测定了这10块致密砂岩饱和状态和不同转速离心后的T2谱。
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由于界面微观作用的影响,水在纳米圆管中流动过程中会在管壁处形成一层液体界面薄膜,会加快流体流动速度。本文首先建立了考虑界面微观作用的纳米尺度管流两区流动模型,再结合毛管束理论模型,建立了考虑界面微观作用的纳米孔隙多孔介质流体渗流模型;在考虑表面扩散效应和界面润湿性的基础上,从分子间作用力的层面解释了纳米孔隙多孔介质流体渗流特征。
为评估压裂作业效果或优化压裂设计,裂缝监测至关重要。裂缝监测技术可以获得水力裂缝延在地下的伸状况,几何形态、尺寸、方位等诸多参数信息。目前矿场使用的裂缝监测方法主要有模型法、温度测井、地面井下测斜仪和微地震监测等。其中微地震监测是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但也存在不够准确、不能测量支撑剂和流体的分布、易受干扰、反演计算量大等不足。纳米磁流体是一种近年来研究较为广泛的智能材料,有着超顺磁特性、磁流变特性、
完全饱和盐水岩石的电导率取决于岩石孔隙空间的微观结构特征。当岩石部分饱和盐水时,其电导率则取决于盐水占据的那部分孔隙空间的微观结构特征。同时,随着饱和度的变化,这部分被水占据孔隙空间的微观结构也在随之改变。本文首先建立逾渗网络模型,假设完全水湿的情况下,采用侵入逾渗算法模拟了油驱水和自吸水过程。模拟过程中,采用若干微观结构参数定量描述不同含水饱和度Sw下水所占据孔隙空间的微观结构,并计算电导率。模
微尺度液体流动的机理研究是推动MEMS和纳米技术进步发展的关键因素,也符合微流体芯片,硅微通道板清洗等相关技术发展的需要。由于特征尺寸小,在微通道中液体的流动与宏观流动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分析和研究其流动规律有重要的意义。
针对致密油藏水平井体积压裂具有多尺度的特点,考虑具有基质-天然裂缝的双重孔隙介质和基于离散裂缝模型(DFM)的缝网改造系统的流体流动特征,建立了基质-天然裂缝-人工裂缝耦合的多重介质体积压裂水平并不稳定渗流数学模型,采用Galerkin加权余量有限元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并对体积压裂水平井不稳定压力及产能特征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基质、天然裂缝和缝网系统对产能的贡献程度,揭示了致密油藏体积压裂
蒸汽吞吐水平井开采是目前稠油油藏开采的重要手段。与稀油不同,稠油是一种非牛顿流体,其粘度会随速度梯度的变化而变化。针对稠油油藏蒸汽吞吐水平井开采过程中的流体分布特点,分内、外两个区域分别建立了水平井生产过程中的渗流数学模型:内区为低粘度的蒸汽区,为牛顿流体,符合达西渗流规律;外区为高粘度的稠油区,为非牛顿流体,符合非达西渗流规律。
传统的轴-轴承润滑都是是偏心式的,依靠轴的旋转、流体润滑剂的粘性和不均匀的间隙产生支承高压,其中轴承是静止的,润滑剂与轴承固体表面接触的边界条件是经典的粘性流体的无滑移条件。近年来,随着新材料研究的进展,已可使稠密流体在固体表面产生滑移;另外,随着微机电系统的发展,亦使固体表面做满足适当控制条件的切向运动成为可能。